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347

地址:滁州市全椒县河湾街88号

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西北隅走马岗。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县城荷花塘畔。1964年闭馆后改作它用。现馆为2016年底闭馆重修,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馆气势恢宏,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曲槛回廊,典雅幽静。馆内树秀竹翠,花开四季。整个馆园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馆里收藏有各种吴敬梓研究资料。纪念馆大厅前立有吴敬梓一尊铜像,高4.5米,重500千克。大门前正方四座旗杆石像征着吴氏家门前期的鼎盛。过厅正中矗立一尊巨型石碑。碑阳刻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评论吴敬梓的一段话,碑阴刻着《吴敬梓》传。正厅过道有一尊七米高的吴敬梓铜像,手握长卷,面视人生,苍海茫茫,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慨。开馆时间:上午9:00---下午17:00 (每周一闭馆)

主要馆藏:

馆内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以及吴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发现最早的刻本《卧闲草堂本》、民国时期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还有其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2米、宽1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等。东西展厅还陈列了中外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建筑风格:

全馆气势恢宏,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曲槛回廊,典雅幽静,馆内树秀竹翠,花开四季。整个馆园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馆里收藏有各种吴敬梓研究资料。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正面有三进仿古建筑,二到三进之间,两边各有两阶厢房,别具一格的走廊使相互之间委曲相连。碑阳刻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评论吴敬梓的一段话,碑阴刻着《吴敬梓》传。吴敬梓纪念无论从建筑风格和馆内布展,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吴敬梓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滁州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

吴敬梓故居:

吴敬梓故居的修复重建作为全椒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于2011年9月1日开工建设,2012年底工程竣工,2014年5月底完成布展工作,2015年2月16日对外试运营。

吴敬梓故居整个建筑群分为9个展区(点):1、正宅东进,2、正宅中进,3、正宅西进,4、祖祠“延陵堂”,5、赐书楼,6、文木山房,7、西花园敞轩,8、接待室,9、民俗生活展区。

故居复建工程总体规划面积14555平方米,分故居原有建筑保护范围、预留建设范围、故居复建范围三大部分。

故居复建部分占地7190平方米,分故居主体建筑与花园景观两块,东宅西园,采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传统的院落式结构。故居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体,蝴蝶瓦屋面,马头墙硬山形式;多为一层(局部二层),用回廊围墙分隔、相连,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住宅主体三区并建,火巷相隔,并建有配套服务用房。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