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定级:二级博物馆

藏品:1314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9号(青岛天后宫)

青岛市民俗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9号,青岛天后宫内。该馆于1998年12月对外开放,2008年4月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量约60万人次,是一处集收藏、展示、研究妈祖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于一身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树立并恪守“民风乡韵”的服务品牌理念,旨在挖掘、保护、传承青岛市最纯正质朴、最富于特色、最贴近生活的民俗文化,并将之以静态展览和活态展演的双重立体方式呈现给广大市民,为青岛城市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该馆依托于历史悠久的天后宫而建,是展示青岛城市历史变迁的最佳窗口,亦是北方妈祖文化的重要传承地。该馆现有民俗文物藏品1000余件,包括年画、剪纸、饽饽磕子、刺绣、泥玩具、石雕等各种反映青岛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日常生活器具。馆内常年举办各种特色展览,如“妈祖文化陈列展”、“民俗钱展览”、“中国民间玩具展”、“乡间民居展”、“端午习俗展”、“清明习俗展”等。位于天后宫西侧的“天街艺林”,则为烙画、编织、彩绘、剪纸、雕刻等民间工艺提供了现场展示空间,令游客流连忘返。该馆每年定期举办纪念妈祖诞辰、妈祖升仙祭拜等活动,并发起成立了青岛市妈祖文化联谊会,在传承妈祖精神的同时,更扩大了青岛妈祖文化在全国的影响力。

除静态的器物展览外,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得益于活态民俗的情景展演。每逢传统节日之时,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多举办庙会、联谊会等特色节日庆典。其中,春节期间的“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是青岛市最富特色的节庆活动,庙会上备受瞩目的环节——“除夕夜撞钟仪式”,已成为岛城市民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此外,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还积极发挥其公益场所的作用,于天后宫戏楼之上,定期为市民奉献精彩的曲艺、戏曲、魔术、茶艺等民俗表演,另不定期举办“民俗文化讲堂”,邀请专家学者呈送民俗知识讲座,着力打造贴近市民生活的“戏楼文化”。

除致力于各种民俗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外,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还注重从团队管理、服务质量上提升品质,从根本上保证“民风乡韵”理念的贯彻实施。2012年4 月,博物馆通过了青岛市旅游标准化评估验收,成为首批青岛市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今后,博物馆将继续高举“民风乡韵”这一品牌旗帜,向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不断迈进。(青岛市民俗博物馆)

参观须知:

一、观众必须凭本人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领取免费参观券一张,方可参观游览。

二、民俗博物馆全年免费开放,观众参观时间为9:00-16:00( 15:30停止发放门票)。

三、严禁将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带入馆内。精神病患者、酗酒者谢绝入内;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可凭证件优先领票;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及学龄前儿童须有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

四、要文明入馆,自觉爱护馆内文物、花草树木及一切设施。

五、禁止在馆内打架、斗殴、赌博、捕鸟、玩火等不文明行为。

六、天后宫部分的大殿院落及附设部分的展览室内,只供参观,不得在此游乐;室内禁止拍照,严禁触摸展厅内开放展示的展品及文物展柜。

七、自觉维护馆内环境卫生,不得乱写、乱刻乱画,不得攀登树木、折枝采花、乱扔果皮、纸屑。

八、整个馆内禁止吸烟;请勿大声喧哗,自觉维护安静的参观环境。

九、馆内配有服务部,对外出售纪念品、图书等物品,供参观者选购。

十、以上《须知》请自觉遵守,如有违反,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交公安部门处理。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