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3210
地址:正大街318号
司马光故居景区位于河南光山县城正大街中段,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的出生地、司马光砸缸故事发生地。
北宋真宗时期为县署官余,宋真宗天喜三年(公元1019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司马光出生于此。据县志载:官舍面南二进,院为四合院落,大门门屋北檐外有照壁,有前厅、厢房、书斋、后堂等。都为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院中植柏树、胡桃、梧桐、中置一井(司马井)。
故居经过全面整修,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现有东、西两门,四合院落格局。南设有司马光生平展室,北为后堂民俗展室,院中心为司马井、养粹亭,西院墙下有“司马光砸缸”群塑像,千年古柏植于东门外边,院内曲径通幽、花草繁茂、小桥流水,典雅秀丽。故居内收藏有宋代石碑刻、元代石狮等珍贵文物。
景区内各项服务设施齐全,有可提供数百人同时就餐的司马光宾馆,景区内配有专职讲解员约4名,完全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景区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包括:医疗点、购物中心、旅游咨询和投诉服务中心、游客休息室、安全保卫办公室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司马光故居与邓颖超祖居共有停车场一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可容纳约六十余辆。
历史沿革:
宋嘉定十年(1217),县城遭金兵袭扰,官余舍毁而再复。
明洪武八年至十年(1375—1377)间,知县黄德昭迁治另建新署,自此,县署及官舍移办学宫所用。
清初,官舍在学宫之内为训导署,之后,训导署圮,井亦随址弃于学宫西墙外为民间所用。
至清乾隆五十年(1785),在清理学宫故地时,将井、地收归旧制。
1980年,司马光故居被光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对故居进行了修复;
2004年,故居被信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百度百科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