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博物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2848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文庙路006号

石门县博物馆位于湖南省石门县文庙内,是一座以文物收藏、陈列开放、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职能的综合性博物馆,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常德市唯一幸存的县级文庙--石门文庙为馆址,多年来耗资近300万元进行修缮,恢复旧貌,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有文物和标本2000多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00多件,包括金银、铜器、陶瓷、化石等20多个门类,在全省县级博物馆中实属少见。现有6个基本陈列全年开放,每年举办1至2个临时展览,展览以文庙建筑为展厅,既为单独主题,又是有机的整体,既可以了解石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光辉历史,又可以游览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庙古建筑。自建馆已举办展览60多个,接待观众100多万人次, 成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科学教育、建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的重要场所。

石门文庙位于湖南省石门县老火车站旁,座北朝南,是石门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也是常德市暨澧水流域唯一幸存的县级文庙。

石门县博物馆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门文庙为馆舍。石门文庙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2年),庙址多次变迁,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改迁今文庙处,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清乾隆时期所建,后经过多次修葺。解放前夕,作为石门简易师范校址,解放后,文庙几经改作他用,先后作为县委办公地点、大会招待所、县委招待所等。1982年县政府发文将文庙移交文化部门管理,作为博物馆馆舍之用,并多次维修,特别是1999年为迎接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石门召开,耗资200多万元对其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基本恢复了旧貌。

石门文庙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按南北中轴线对称分布,坐北朝南,分为三进,两个自然四合院。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头门、泮池(状元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侧为:东西耳房、道贯古今楼、东西碑廊、文武官厅、钟鼓楼、东西厢房、礼乐器库等。

石门文庙是湖南省县级文庙中的佼佼者,也是常德市唯一幸存的县级文庙,具有皇宫建筑款式和湖南重檐翘角的地方建筑特点,其雕刻、泥塑、彩绘都蕴含着浓郁的地方民俗特点,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该馆藏品共三大类,即历史文物、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共计2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最有特色的是:战国-汉代时期巴人的军事乐器虎钮锫于。虎钮锫系巴人打击乐器,用于进军、收兵、祝捷等项活动。  石门历史悠久,文物资源极为丰富。石门县博物馆有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馆藏文物2000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00多件(套),包括金银器、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竹木器、布料、钱币、化石等20多个门类。如在阳泉燕尔洞发现的“石门人化石”,填补了湖南省古人类化石的空白;在皂市商代遗址发现炼铜的坩埚,改写了殷商时期南方不炼铜的结论;在新关镇一次出土战国时期巴人军乐器青铜虎钮淳于10余件,堪称全国之最。至于汉以后的历代文物和各类民俗文物、革命文物,更为我省县级博物馆少见。另外,还陈列有李自成禅隐夹山说的大量文物,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