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1927
地址:柳州市柳石路472号
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是以白莲洞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遗址博物馆,其陈列可分为洞外和洞内两大部分。洞外陈列由室内陈列(柳州原始文化、岩溶洞穴知识、生物标本陈列)、“史前动植物”露天陈列组成;洞内陈列则由遗址现场陈列和洞内地质现象陈列诸部分组成。洞穴参观路线长达1870米,沿途在古人类生活情景的复原雕塑像十几组,洞外有史前动、植物园,园内塑有大熊猫、剑齿象、犀牛等史前动物的大型雕塑。白莲洞也被称为“史前植物园”,可分6层的溶洞迂回曲折,各层钟乳石、石笋、石幔绚丽多姿,怪石奇特典雅。最底层为一地下河道,长约370米,流水清幽,可泛舟。洞内空气迂回荡缓,薄雾轻扬。
白莲洞遗址其年代跨度在3万年左右,跨越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这正是人类的经济形态由攫取型向生产型飞跃的阶段。该遗址层位齐全,是南亚热带罕见的全球性古气候信息储存库。白莲洞遗址不断有文物出土,从1961年至1990年止,共从洞穴堆积层中出土动物骨化石3550件,牙齿化石390枚和石器、石制装饰等文化遗物。此外,还发现古人类用火遗迹。
柳州原始文化陈列:柳州历史文化积淀源远流长,有起自更新世早期即距今100多万年前与巨猿化石相伴的早期直立人,继之,有距今4.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智人化石柳江人,在市郊白莲洞、鲤鱼嘴、九头山、都乐岩周围的大小40多个洞穴中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古人类化石及文化遗存。柳州因集合了“柳江人”、“白莲洞人”、“大龙潭人”等数万年史前文化积淀而饮誉海内外,成为日本人寻宗觅祖的地方。陈列室突出地把柳州史前文化特别是白莲洞文化系列化,以此向世人展示柳州乃至广西的历史文化渊源。
柳州岩溶洞穴地质知识陈列:柳州素有“世界岩溶地形心脏”之美称。经柳州市区发育的地岩溶地貌洞穴就有200多处,加上两县约有500处大小溶洞,可供开发利用的就达50余处。这些洞穴由泥盆纪跨石炭纪,到二迭纪自老到新都有出露;类型有旱洞、水洞、地下河,以及大小不一的落水洞;地表形态有天窗、天生桥等。由奇山、异石、怪洞、碧水组成秀丽景观。白莲洞博物馆以白莲洞地质现象为中心,系统展示柳州岩洞这一独特现象,为科普地质教育服务。
生物标本陈列:柳州古代、现代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白连洞博物馆以化石和现生标本的形式,分门别类展示出来,以此向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普及生物知识。
“史前动植物园”露天陈列:白连洞遗址是罕见的南亚热带晚更新世玉木冰期以来全球古气候信息的储存库,遗址内孢粉及动物化石十分丰富。博物馆在现有60余亩山前坡地上,恢复了古代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复原了剑齿象、大熊猫、犀牛等古动物的形象,将其建成了一座 “史前动植物园”。
白莲洞文化遗址场陈列:白莲洞文化遗址是一处包含旧石器时代晚期经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三个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内涵十分丰实。发掘后的文化遗址,采用玻璃全封闭式的保护,清晰地展示了白莲洞文化系列,成为中国乃至国外同时代遗址地层对比研究的标尺。此外,在遗址狭长的洞穴内,博物馆还采用雕塑的形式,塑造了近十组反映原始人生产生活场景的塑像。
洞内地原现象陈列:白莲洞全长1870米,共有5个洞口,溶洞上下起伏、迂回曲近、可分六层、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在洞内漫长的穴道壁上,可以看到多种地质现象和海底生物化石。有成千上万只蝙蝠藏于洞穴深处,地下河有盲鱼嬉游。含有三氧化钙的水滴蒸发后的沉淀物形成天然后坝,蜿蜒盘旋,岩石中石膏、白云石、方解石晶体闪闪发光。岩溶形成的石幔、石笋、石柱处处可见,形成奇妙瑰丽的景观。游人置身于此仿佛到了神话天境,同时可学到不少有关洞穴的地质知识。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