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三级博物馆
藏品:5018
地址:巴州区城南南龛山半坡上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中国地方性专题博物馆。位于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四川省巴中城南。1951年建。前身为巴中县人民文化博物馆,1958年改称巴中县革命博物馆。1961年更名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纪念馆,1979年改为现名。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宣传川陕苏区革命文物和历史的专题馆。新馆坐落在巴中市巴州区城南南龛山半坡上,占地13000余平方米。建筑的陈列大楼、红军石刻陈列廊等共有建筑面积3800余平方米。陈列大楼上方是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十个红色大字,闪闪发光。整个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绿树红墙浑然一体。现有馆藏文物20000余件。辟有基本陈列厅和监时展览厅。博物馆以“川陕西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为题的基本陈列。用大量文物、标本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收藏有川陕省苏维埃政府石刻的《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劳动法令》(草案)、中共川陕省第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发展川陕反帝运动的决议草案》、川陕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目前政治形势与川陕省苏维埃的任务》等革命文物,以及歌颂红军的当代名人书画,举办有1932~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四川、陕西人民,为创建全国第2大苏区,开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设的基本陈列,系统地表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川陕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土地革命斗争的历史。
以“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为题的基本陈列。用大量文物、标本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月日2月结束了从鄂豫皖苏区西征的战略转移。挺进川北,在川陕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经过与国民党蒋介石、四川军阀的浴血奋战。总共毙伤敌官兵105000余人。方面军由入川时4个师15000余人发展到5个军80000余众。巩固和发展了包括23个县(市)革命政权。五百余万人口。
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资料2万余件。基本陈列《川陕革命根据地斗争史》分15个单元,以1000余件文物,400余幅照片组成,全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创建、巩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红军石刻园汇集了红军石刻标语文献精品,是研究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历史的实物见证。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在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年接待观众10万余人次,受到了中央和省内外领导及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199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1999年被共青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