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192

地址: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13号

青海省民俗博物馆,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为民巷13号,占地面积29550平方米,建筑面积6183平方米,以多院落组成的20世纪中上期建筑为馆所。青海省民俗博物馆于2004年6月筹建,在2006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 

青海省民俗博物馆藏品类别主要是生产生活习俗、文化习俗和杂项三个大类。重要藏品有反映西北高原作物耕种的播种机、犁、耙、脱粒、碾米等生产工具;大型的水磨、大型木质榨油机等;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青海湟中牌灯、土族刺绣长卷等有关的实物展品。截至2019年末,有97件/套藏品数量,其中珍贵文物1件/套。

青海省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29550平方米,建筑面积6183平方米,以多院落组成的20世纪中上期建筑为馆所。馆址位于西宁市城东区“馨庐”院内。“馨庐”原为解放前青海国民政府主席马步芳的私人官邸。“馨庐”名称取自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因为马步芳堂号是“公德堂”,故取上文中“唯吾德馨”的“德”字下面的“馨”字。“馨”字下面有“香”字,正好与马步芳父子的号“子香、少香”相吻合,“庐”字是取自上文中的“南阳诸葛庐”的“庐”字。“馨庐”二字由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书写并署名。馨庐始建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6月,已有70余年的历史,共有房屋299间,分别由前院、中院、南院、西一号院、西二号院、西三号院及后花园等七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院落组成。院内环境较好、建筑古朴典雅、气势宏伟。是青海乃至西北最为完整的民居建筑之一。因为在建筑装饰材料上选用了大量本地产的白玉,所以在民间又称“玉石公馆”,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其影响波及青海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就中国而言也是唯一一座选用大量玉石来装饰墙面的民居。1986年,馨庐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