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级:一级博物馆
藏品:20637件
地址:吐鲁番市高昌区木纳尔路1268号
吐鲁番博物馆始创于1956年,三易其址形成现今规模,现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高昌区木纳尔路1268号,2009年9月正式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2017年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占地面积17571平方米,展览面积达4278平方米,库房面积539.45平方米。博物馆东北角设一坐观光塔,塔高56米,弧形外墙镶嵌吐鲁番四个一千年历史的浮雕,气势恢宏。
吐鲁番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0637件,珍贵文物707件(其中一级文物120件,二级文物149件,三级文物438件),藏品类别有石器、陶器、泥塑、木器、铜器、铁器、金银器、文书、木雕、泥俑、绘画、古尸、粮食、干果及各类食品、泥塑、纺织品、干尸等35种。举世闻名的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吐鲁番出土文书、吐鲁番出土毛纺织品、吐鲁番彩陶、吐鲁番干尸等都是本馆的镇馆之宝;现藏有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假肢、最早的月饼、中国最早的葡萄藤等,特色鲜明,精品荟萃。
吐鲁番早期文化以彩陶和素陶为代表,具有明显的地域民族特征。吐鲁番博物馆馆藏丝织品种类很多,是丝绸之路重镇的典型文化遗存。装饰图也以西域常见的对鸟、骆驼、孔雀、马鹿、双鸭等连缀圆形为多,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共命鸟纹刺绣和唐代的花鸟刺绣等,都是难得的稀世珍宝。
吐鲁番出土文书举世闻名。其中有官府文书、任命书、户籍、粮贴、药方、私人信札、佛教典籍、买卖契约、死者随葬衣物清单等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习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了解和研究西域和吐鲁番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资料。这些文书的文字具有多样性,有粟特文、回鹘文、梵文、西夏文、蒙古文、汉文等24种之多。其中,柏孜克里克石窟出土的彩绘粟特文摩尼教经卷残片是稀世珍宝。
吐鲁番曾出土并收集到众多货币,除我国通用和吐鲁番当地使用的货币外,还有流行于丝绸之路上的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的货币。这些都是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经济繁荣的重要实物见证。
吐鲁番博物馆展出的千年干尸,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时期,主要出自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和苏贝希古墓群、洋海古墓群等。它是珍贵的标本,对人类学、考古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对新疆历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吐鲁番博物馆展出的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是1993年兰新铁路复线修筑过程中在吐鲁番东部的飞跃火车站发现的。吐鲁番美丽巨犀是地球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它生活在距今2400万年前的渐新世,体长约9米,体高约5米,活着的体重约30吨。巨犀化石陈列厅内的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是吐鲁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据考证,这是世界上出土最完整的一具巨犀骨架化石。
吐鲁番博物馆共有9个展厅,开放基本陈列展厅5个。分别为吐鲁番通史陈列、巨犀化石陈列、出土文书陈列、古钱币陈列、出土千年干尸及其随葬遗物陈列。(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