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馆

定级:未定级博物馆

藏品:700000

地址:芍药居文学馆路45号

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家级重点文化单位,是中国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学博物馆。这里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中国现代文学馆与巴金先生密不可分。文学泰斗巴金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现代作家,他在晚年时意识到自己有将一个时代的印记传承下去的责任。他希望有一个专门的机构能够搜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现代作家作品。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为香港《文汇报》写的《创作回忆录》之十一《 关于“寒夜”》和《创作回忆录·后记》中最早倡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这一倡议于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报》正式刊载,立即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4月20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决定筹建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报中央批准。

1981年10月13日 组建建馆筹备委员会。孔罗荪任主任委员,筹委会委员有:巴金、冰心、胡乔木、周扬、曹禺、艾青、贺敬之、严文井、唐弢、王瑶、冯牧、朱子奇、张僖等,其他成员:李枫、王乃瑾、曹琳、吴福辉。

1982年,在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选定北京万寿寺西院作为文学馆临时馆址。

同年11月16日“中国现代文学馆筹建处”召开成立会,胡乔木等同志参加并为“筹建处”挂牌。

财政拨款150万元作为修缮馆舍和购置基本设备的经费,巴金先生捐款15万元作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基金。

1984年修缮工作基本完成,馆内举办“茅盾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老舍生平和创作生活展览”。

1985年1月5日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宣告成立,杨犁任文学馆第一任馆长。

同年3月26日举行隆重的开馆典礼,巴金先生亲自主持,胡乔木、王蒙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位知名作家出席了开馆典礼。

参观须知:

为给参观者提供专业、丰富、安全的文学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馆的文化公益作用,现对本馆的免费开放作如下规定:

一、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后谢绝入馆;

二、零散观众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入参观;团体参观需电话提前五个工作日预约,预约成功后,当日携带介绍信或公函按预约时间准时到馆参观,本馆对团队参观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如取消预约请提前两日告知,无特殊情况不接待未预约团体;

三、为保证讲解的正规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本馆提供经过专业培训的志愿讲解员为团体提供义务讲解服务,谢绝未经本馆同意的馆外讲解员自行讲解;

四、在馆内组织开展参观以外的其他活动,请提前与文学馆联系沟通,经许可后方可按相关要求组织实施;

五、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械具、液态物品等妨碍安全的物品带入展馆;

六、进入展馆请将随身包裹寄存,贵重物品自行保管;

七、请注意保持本馆环境干净卫生,请勿吸烟、饮食、追逐打闹、攀爬躺卧、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等不文明行为,不得进行任何妨碍通行并影响公众安全的活动;

八、请自觉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参观及办公环境;

九、展馆内请勿摄像,拍照请勿使用闪光灯及支架;

十、儿童及未成年人参观须有家长或老师陪同;

十一、酗酒者、衣冠不整者谢绝入馆参观;

十二、请自觉爱护馆内公共设施及所有展陈物品和雕塑,如有损坏,须承担赔偿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十三、如遇突发事件,请保持冷静并听从馆内工作人员的引导和安排;

十四、如遇本馆重大或临时性活动,请遵从本馆安排;

十五、解释权归中国现代文学馆。

以上规定请观众自觉遵守,谢谢合作!

中国现代文学馆

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