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首家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集大量中医药史料,文献。坐落于绍兴市新昌县七星街道中柴路2号。 博物馆建设面积1500平方,展陈面积900平方。共有藏品一千余件(套),其中古籍医书200余套,中医药器具180多件套,中药标本200多件,名老中医书画,处方10000件。内设有会议室及库房,茶室阅览室等。馆内有老药铺情景重现。
原址位于江南古镇枫桥,创办人为骆公成林。后裔为保护越地古老文化,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收藏了诸暨特色的明清家具、十里红妆、越秀银器、竹艺锡器及各种字画、瓷器、木雕、匾额等十多个系列。充分展示了古越大地优秀的文化遗产,反映了越乡民间艺术人卓越的聪明才智,体现了诸暨式家具和艺术品大气精致的绚丽格调。
绍兴市越中艺术博物馆始创于2003年,2010年,经绍兴市文物局、市民政局批准,正式以“绍兴市越中艺术博物馆”命名,并以此馆名对外开展有关工作。2015年在柯桥区兜率天景区二层天宫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柯桥古镇接待中心的古镇馆和历代名匾馆新馆已在2021年元月正式开放。
博物馆建有二层展馆,其中包含一个多媒体放映厅和一个醋吧系统,全面准确生动地反映中华名族酱文化的历史与现实,具体分布为“中国酱文化”“酱油文化”“醋文化”“腐乳与酱制品文化”“酱园文化”“绍兴酱缸文化”“世界酱文化”等七大块内容。展台包括古往今来的各种酱、酱油、醋、酱菜、腐乳等调味品,发酵食品的盛器具(盒、瓶、坛、罐、缸等)以及相关的生产生活用具,产品商标,旧作坊牌匾,店铺店号实样等,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纪念物、遗传物、古书籍等。
绍兴市镜湖湿地自然科学博物馆由“自然生态展馆(动物王国奥秘)”和“三叠纪古生物化石展馆(古海洋生物化石馆)”两个展馆组成。 自然生态展馆建筑面积5400多平米,展区面积3600多平米。展出各种生物标本5000余件。三叠纪古生物化石馆 (古海洋生物馆)建筑面积1600多平米,展区面积1500多平米。主要展出中国特有的中生代三叠纪各种古生物化石标本。
一座以收藏、展示中国古代书画作品为主的私人园林式博物馆。芸集了项志峰先生收藏的自宋至近现代以来的大量历代书画名家作品,是一座以收藏、展览、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书画专题现代化博物馆。博物馆中共有四个展厅,目前日常对外展出的有三个,分别为源远流长(一号展厅)目前举办了一个以“人物”为主题的专题展览。
博物馆仿古代四合园格局,上下两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1500平方米。馆藏2000余件藏品,其中尤以秦砖汉瓦,墓志碑刻,历代古砖瓦砚,名家题跋拓片、书法、绘画等为特色。
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浙东古运河绍兴运河园内。馆外展示的是绍兴地区旧城改造时保留下来并移建于园内的石制建筑构件。多座风情石桥、青石长堤古迁道、乡情社戏台,以及山会水则碑、义田碑、乐善好施碑、钟靈毓秀碑等,堪称绍兴碑林。其中展厅面积700平方米,展示越地珍贵文物460余件套。上起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石器,下迄明清以前各个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玉石器物。
位于越城区斗门街道荷湖村,博物馆设有乡土陈列室和古墓葬陈列室,其中博物馆展馆面积1500平方米,古墓葬陈列室面积为50平方。乡土文化陈列室展出了近代绍兴各类农耕工具,纺织工具及农民生活用具等文物计1654余件,这些实物充分反映了近代绍兴农业及手工业发展的历史和农村生活水平情况;古墓葬陈列室展出的一座东晋砖室墓葬,是目前绍兴市保存最完整和规模较大的古墓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该墓进行了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出土了越窑青瓷,铜镜等文物17件,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成立于2015年3月12日,在原绍兴钱业会馆旧址(笔飞弄7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钱币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十分丰富的钱币实物,品类繁多,浩如烟海。一张张薄薄的老纸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而且也受到政治、军事、科技、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的影响。它们是千年历史兴衰的见证,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是东方文化特色中的瑰宝。展馆以历史沿革为主线,将展品分为清代银币与纸币、民国时期纸币、新中国时期纸币。
美术馆选址于风景秀美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花木葱茏、游人如织的城市广场南面、龙山东麓、宝珠桥畔,右邻绍兴大剧院,左傍获联合国遗产保护奖的仓桥古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陆游纪念馆位于一幢清代古建筑之中,馆内陈列着与陆游有关的诗文、图片、书籍和后人咏赞陆游的诗篇,特别介绍了陆游在杭州居住的经历,比较完整地介绍了陆游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