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10月,位于成县城西大街裴公湖畔,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现有文物藏品81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93件(套)。藏品种类有青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玉石器、书画等;其中以战国高圈足窃曲云纹铺首壶、汉代鎏金棺饰、双鱼青铜洗、五代耀州窑刻花狮头流执壶等为代表。
本馆共收藏文物合计525(件套)。 市博物馆共三层,具体布局如下: 一层主要包括序厅、多功能展厅、报告厅、接待室、安防监控室及其配套用房。目前多功能展厅,报告厅。二层为主展厅,主要呈现陇南悠久的历史文明,现主展厅《陇上江南 秦皇故里——陇南古代文明展》展厅正在装修布展。三层主要包括戏剧服装展厅、专题展厅、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集中办公区及文物资料室等。
甘肃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2003年经甘肃省文物局批准成立,定西市文物局为主管单位,是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单位、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史前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馆藏、展览有马家窑文化各时期彩陶350多件。
现有馆藏文物及文物标本共47771件,其中:一级文物10件(套),二级文物25件(套),三级文物153件(套)。馆藏可移动文物中书画类704件(套),陶器类233件(套),金属器类120件(套),石器类71件(套),文献类62件(套),瓷器类26件(套),牙骨器类24件(套),玉器类18件(套),砖瓦类8件(套),漆木器类6件(套),货币类46499件。
陇西耕读博物馆于2016年11月设立,占地面积700㎡,建筑面积1020㎡,总投资460万元。馆内收藏有瓷器、铜器、玉器、石器、木器、书画几大类文物和陇中特色窗花等藏品860件套。
定西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展出的红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馆藏精品,充分展示了岷县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岷县民族民俗博物馆秉承“留住岷县特色、弘扬岷县精神、繁荣岷县文化、促进岷县发展”的宗旨,成为岷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馆主要以清代,民国皮影展览,演绎。近现代皮影制作为主。以中小学生体验制作,演绎为教育目的非盈利公益性博物馆。
本馆立足实际,发挥区域优势,设立了定西云山窑址的沙盘,陈列了史前文化的八种类型,分别为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家窑类型、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马家窑文化的齐家类型、马家窑文化的寺洼类型、马家窑文化的辛店类型,马家窑文化的泗坝类型、马家窑文化的沙井类型等。该馆是史前彩陶专题馆,主题明确、特色显明,充分反映了定西史前文化的丰富和渭河文明、洮河文明的辉煌,足以说明在五千年前定西是人类文明的肇始之时。
于2014年12月设立,馆藏石器、玉器、彩陶、青铜器、金银饰器等各类文物1100余件,展区面积1500平方米,分玉器专题厅、彩陶专题厅、北方草原文化厅三个展区,观众服务区200平方米,众甫博物馆从建馆肇启以弘扬和保护民族珍贵文化遗产为宗旨,多维度诠释齐家文化的渊源,深层次展示地域文化。
岷州会议纪念馆坐落在距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十里镇三十里铺村。2001年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确定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04年被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国家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条精品线路之一;
榜罗镇会议旧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榜罗镇会议会址、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会址、17处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人住宿旧居、红军司令部及警卫团驻地旧址、红军驻宿一条街、红军饮马池、朱家堡战斗遗址,这些革命遗址依然保存着当年的原貌。榜罗会议纪念馆现有馆藏革命文物161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3件、三级文物3件。
现有展厅面积150平方米,展出文字资料、照片、图片、实物等100余件,其中文字资料40件计200余万字,照片、图片15张,实物3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