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共有 2 个基本陈列单元。 位于合水县蒿咀铺乡张举塬村的包家寨会议展陈是在包家 寨会议旧址 7 孔窑洞内布展,布展面积 440 ㎡,主要以图表、文 字详尽展示了 1933 年 6 月至 1937 年 7 月刘志丹、习仲勋、高岗、王泰吉等人的生平事迹及在陕甘边的革命活动,展厅内陈设、摆放红军当年用过的文件包、皮带、马鞍、手电筒、枪支、手榴弹等物 127 件。
纪念馆位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山城乡山城堡村凯旋岭,总占地面积26853.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511平方米,展厅面积1850平方米。 山城堡战役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是长征最后一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最后一战。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现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博物馆延循农耕文明的兴起、发展、兴旺的脉络,分为“周人兴起、削土筑城、教民稼穑、殖产兴业、豳(bīn)地遗风、今日农业”6大展区,11个单元,陈设展板223块,农耕器具288件,农作物样本182件,实物1489件。围绕耕作、育种、收割、打碾、储藏、饮食等方面,结合农谚、农时,以生产体验、农器具展出。古今农作物变迁为主导,通过雕塑场景、陈列实物、图片展示、文字说明等形式,形象逼真地再现了近现代农耕文明的存在状态,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轨迹。
镇原县屯字镇战役纪念馆位于屯字镇东街,修建于1974年4月,占地面积3520平方米,先后被命名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庆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镇原县委宣传部聘请北京清尚设计有限公司布展,按照市委宣传部组织相关专家的评审通过新的《陈展大纲》,分“屯字战役的历史背景”、“ 激战屯字镇”、“镇原人民的支前活动”、“西府陇东战役的影响”、“镇原解放”5个板块进行高层次规划布展。
纪念馆占地面积45.82亩,建筑面积3293㎡,主要由馆门、仿古式牌坊门、烈士纪念碑、英雄群雕、清音楼、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和临时展厅7个部分组成。展览分为“硕果仅存”的陕甘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模范的抗日根据地、陕甘边革命历史光照千秋4部分。
位于宁县城庙咀坪南麓烈士陵园大门西侧,是全县唯一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纪念馆采取图片、实物、塑像、模型、影视、文字等相结合的方式,分宁县革命历史展厅和王孝锡烈士专题展厅,以宁县红色革命历史和西北早期共产党员、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创建者王孝锡烈士早期革命活动为主题,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宁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和王孝锡烈士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事业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陈展有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成立,陕甘宁边区的西大门,建设模范的抗日根据地,解放大西北的重要基地和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要战场四个主题展厅,再现了陇东军民的光荣革命历史,如今是庆阳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员党性教育,传承延安精神、南梁精神的重要载体。
常设展览2个,馆藏历代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古生物化石183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430件;管辖县域内164处野外文物保护点,是服务并推进正宁县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
馆舍建筑面积860平方米,展览面积4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09件,其中珍贵文物606件(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25件,三级文物573件)。另有境内双塔寺搬迁时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40多件,各类文物标本500多件,征集的陕甘边革命时期文物57件,石碑石造像150多件。
是一座以收藏、宣传、科研、陈列历史文物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2955.9平方米,建筑面积1177.9平方米,由办公区,陈列展览区、藏品库区、观众服务区四个部分组成。常设4个基本陈列和1个临时展厅。2008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2017年被列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为主,门类齐全,涵盖了旧石器时代至今各历史年代的文物共3166件,有陶器、瓷器、铜器、玉器、石刻、砖瓦、铁器、货币、石器、牙骨器、漆木器、书画、文具、印信、符牌等15个门类。
全馆占地面积48亩,建筑面积4611平方米。博物馆现有单檐殿展厅、重檐殿展厅、双层殿展厅、钟鼓楼、塔儿湾宋塔地宫、黄河古象展厅等建筑,设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石刻造像展厅、现代石刻造像展厅、黄河古象展厅等10个展厅,馆藏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古石刻艺术品500多件,尤以单体圆雕造像最具特色,其中两尊石雕造像曾在日本、美国展出,是佛教石雕造像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镇原县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镇原县博物馆镇原县城文化广场东侧。馆藏文物以历史文物为主,涵盖了旧石器时代至今各历史年代的文物共3912件,有陶器等16个门类,珍贵文物680件,其中一级文物46件,二级文物52件,三级文物582件,一般文物287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