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李庄古建筑博物馆是武汉张公山寨置业有限公司在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文物抢救保护和创办私人博物馆精神指导下所创办的抢救保护文物复原项目,地处张公山寨景区内。庄内展示复原了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不同用途、不同风格的明代官厅、官宅、古戏台、祠堂,清代官宅、小官宅、民宅、书院、绣楼、徽派民宅、门楼、古牌楼、土地庙、徽派官宅及古建文化街等24处景点,形成一个古建筑民俗文化古村落。
荆楚金石博物馆地处繁华的汉口市区,坐落于美丽的西北湖畔,由江汉区政府全力扶持打造,是国内唯一一家公助民办的金石专题博物馆。本馆馆藏各类砖石碑瓦及拓本共计2000余件,蔚为大观,卓成体系。藏品的时空跨度从商代相沿至新中国初,空间地域分布则以湖北为主,兼顾其他省份。这些藏品既能够体现出各地的地域特色,又能从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思想、民俗信仰等层面反映出中华文化共有的精神内核。
开展相关藏品、资料的收集、保护、研究与展示;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为市民提供参观、体验、交流的活动平台,开展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等活动。
2018年,本馆认真贯彻省市区文化主管部门的指示要求在提升馆建质量上下功夫,首先注意挖掘潜力,加大搜集性文物和民俗用品的力度,全年共搜集藏品近3000件(包括刘达临教授送的)。同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馆建工作过程,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全年组织参加公益活动7场次。接待观众5.8万人次。
1、开展相关文物、资料的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2、发挥该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传播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文化理念,为市民提供学习交流的活动平台,开展各种文化艺术鉴赏、学术研究等活动。
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是拥有钢琴届“劳斯莱斯”之称的施坦威最多的博物馆,钢琴博物馆展厅面积2300平方米,按不同类型和风格对钢琴的文化和历史做了全景展示。收藏了世界名琴300余台,其中被誉为“钢琴之王”的施坦威品牌70余台,该馆镇馆之宝为一千万的1864年的9尺施坦威黄金大钢琴。
高龙博物馆于2012年建成,展厅面积近500平方米。不仅陈列着国务院给汉阳高龙颁发的国家级非遗证书,还通过弧幕投影和3D科技,向游客展示高龙的起源和传说。还生动还原了高龙制作的场景和开光祈福盛况,游客可以通过触屏游戏方式,模拟参于高龙的制作和绝艺演示。
武汉汉绣博物馆成立于2013年,已备案藏品数量231件(套)。建筑面积达1000平米,展出绣品主要分为汉绣戏衣类、宗教绣品类。其中有汉绣大师任本荣、姜成国、张先松等优秀汉绣传承人的经典作品。
武汉永庭三峡石画博物馆位于汉阳,与归元寺相邻,翠微横路南端。楼顶立着梅兰芳之子梅葆玖题的牌匾——永庭石画博物馆,这是一位中学的退休美术教师王永庭痴迷石画而开私人博物馆。馆主出身在扬州的一个裱画世家,他的石画讲究天人合一,他顺着石头的天然纹路,构思最佳的画面,再用丙烯、油彩着色,冷冰冰的石头便被绘出了万般风情。作为民间艺术家,他曾出访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据悉,他多幅作品通过外事活动,为克林顿、希拉克、普京等外国政要珍藏
以明清竹雕为主要展陈的专题博物馆,藏品种类丰富,工艺精致、风格迥异,其题材亦是多种多样。如名著题材竹雕西天取经摆件、极富生活情趣的竹雕账房先生、古色古香的竹雕大象香炉等。武汉竹韵堂竹雕博物馆现有精品竹雕藏品达2000多件,是藏品数量很多、很专业的私人竹雕博物馆。
收藏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中国书画;开发无笔纸墨艺术。
1、发挥老作坊的作用,通过现场榨油演示,让观众直接了解传统榨油工艺流程。2、为保障免费开放工作的稳定发展,制定了(武汉杨子楼老榨坊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工作方案和各种相关制度),该方案对免费开放的基本目标,保障机制,具体要求等作了详细的规定,着力于把免费开放的工作做实做好。3、博物馆充分发挥教育实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的示范作用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有中小学生及学院分批次地前来参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