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三级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7月,主体建筑为仿汉代风格建筑,以中轴线上重檐歇山式大殿为核心,东南两侧厢房对称拱卫布局。馆藏文物1.6万余件,有“世界第二长”的剑齿象牙,有被誉为“亚洲第一斧”的早期人类使用的手斧,有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石器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青铜器、瓷器、玉器、字画等。
从空中俯瞰十堰市博物馆,犹如穿透十堰历史的“眼睛”,既象征着武当太极“阴阳鱼”,又融入了东风汽车商标形状。馆藏各类文物藏品3万余件,涉及古生物化石、石器、玉器、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骨器、书画、钱币、造像等十余个种类,藏有旧石器时代手斧、春秋第一玉剑、汉代陶锅等珍贵文物。展陈设有“走入恐龙时代”、“远古人类家园”、“仙山琼阁武当山”、“十堰与水”、“车与十堰”五个主题展厅和“南水北调湖北库区出土文物”展。
大冶铁矿博物馆,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共计五层。共陈列实物483件、图片635幅及10余万字文字简介资料。是中国第一座陈列矿山历史的博物馆,浓缩了1780年,特别是近110年来矿山的创业史和发展史。
龙港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湖北省东南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港镇,地处湖北的阳新、通山和江西的武宁、瑞昌4县交界处。为纪念党在鄂东南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保护管理遗留下来的大批革命旧址、遗迹,1975年在中共鄂东南特委遗址上修建纪念馆,1976年10月竣工并对外开放。1986年王任重为纪念馆题写馆名,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有陈列楼、办公楼、来宾接待室、星级旅游公厕、商业用房等基础设施。2009年5月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老馆始建于1978年;是一座综合性历史博物馆;收藏历史文物,革命文物40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7件,二级文物51件,三级文物288件,革命文物310件,陶瓷器815件。多为阳新境内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包括玉石器、陶瓷器、金银器、铜铁器、纸木器等;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历史文化遗存,真实地反映了阳新县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现设有:办公室、陈列部、安保部、保管部。现有正式在编人员10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7人,具备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4人,技师2人。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设有春秋时期采矿遗址大厅、文物陈列馆、战国时期采矿复原馆,冶炼馆,矿物标本陈列馆五个常设展览。
为综合性博物馆,隶属大冶市文旅局,位于大冶市城区中心地带青铜文化广场。按博物馆功能要求设置,为了充分发挥博物馆特色,体现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将外部环境、外观效果、功能布局等方面作为重点建设,形成了民族特色鲜明的效果,各项功能基本齐全,安防、消防、疏散通道等设施具全。博物馆附一楼至三楼有五个展厅,四楼为办公室,五楼为文物库房,一楼设有安全值班室和接待室,免费对外开放。
1958年10月,正式建立黄石市博物馆。黄石市博物馆迄今已走过了50余年的发展历程,作为黄石市唯一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充分发挥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作用,先后荣获过全国先进文化集体﹑全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光荣称号。2008年12月新博物馆落成并对外免费开放。目前含市博物馆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小红楼)。原由我馆所辖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已于2010年元月整体移交给了大冶市政府管理。
博物馆位于江夏区向阳村,收藏有660余件藏品,尤以木质家具类藏品别具特色,还收藏展示雕像、瓷器和兵器等。
博物馆由废弃的学校改建而成,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陈列面积逾1000平方米,馆内收藏陈列着从屈家岭文化陶器到江夏唐宋湖泗窑、明清马口窑,其中展出古陶瓷标本数千件,是以陶瓷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同时,馆内还成立了湖泗窑和马口窑文化研究所。
设立了蜜蜂体验式展览馆:小蜜蜂无限畅饮区、多媒体电影院、蜂蜜真假辨别区、找找蜂蜜区和3D蜜蜂主题区;蜜蜂科普教育馆:蜂之巢展厅、蜜蜂怎么生活展厅、蜜蜂练功房、蜂言蜂语馆、蜜蜂中健康食品馆、蜂功伟业馆;及蜜蜂主题DIY馆。
馆内藏品以明代、清代古典家具展示为主,馆藏家具1000余件,目前是中南5省首家民营金丝楠木博物馆。主要以金丝楠木主题公园赏花游、农家乐等旅游相结合,来传播金丝楠家具艺术文化,传承金丝楠古老典雅文明为已任的一家民营金丝楠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