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位于河南省确山县盘龙镇建设街中段。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旧址为依托,通过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已于2005年4月21日对外开放。
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城西30公里处,占地60亩,现建有东西展厅各一座,陈展面积2200平方米,拥有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群、延安街、北窑军事会议、军事训练场、竹沟军政教导大队、毛家棚中原局印刷厂和孤山冲等30多处革命旧址或遗址。
一座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共有8个展厅,陈列面积7585平方米,现有《厚重天中》基本陈列和《古泉天地》、《火土之魂》、《水墨华章》三个专题陈列,展览文物、图片数量2000余件。展品上起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馆藏精品历代名作,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精品文物、艺术品展览。
坐落于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宫景区内。有著名收藏家朱长军先生申请创办。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省级私人古陶瓷博物馆。展馆集陈列、展览、收藏、研究和社会教育为一体。不断挖掘、开拓陶瓷的文化内涵,为游客和陶瓷爱好者提供相互交流、提高鉴别知识的最佳场所。
项城市东芳酒文化博物馆是由田卫东祖辈致力创办。自八十年代以来,他自筹资金数百万元在全国各地收集各式、各年代的酒器,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不同地域不同风情,一应俱全,已收藏3000余套上万件,一直对社会免费开放。该馆收藏保护酒具,意在让当今的人们通过酒文化去了解历史、学习传统,同时也为研究民俗的学者专家提供详细资料,让酒文化这一民族艺术遗产得到发扬继承。
郸城中州古床博物馆,位于郸城东工业区金丹科技园内,成立于2010年8月,2014年被河南省文物局审批命名“郸城中州古床博物馆”, 属于民营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创办人闫振宇自1998年以来,自筹资金数千万元在全国各地收集各式样的架子床、拔步床、罗汉床等古家具。上至王侯将相、太子太妃,下至平民百姓等不同地位、不同时代的“床”一应俱全,目前藏品数量三万余件(套)。中州古床博物馆主要以展示古时床类古家具制造、及文化传承工艺为核心,从床的形态、床的雕刻、床的工艺来研究古时的建筑文化、民族文化,人文特性。一直对社会免费开放。
郸城中原红色收藏馆是周口市第二家被省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民办博物馆,也是周口市首家专门收藏展示红色藏品的民办博物馆。该馆是依托郸城县老党员黄锦义同志生前多年来精心收集珍藏的13万件红色藏品筹建而成的,藏品以毛主席像章为主,革命伟人的画像、图片,内容相当丰富,资料十分珍贵。自2011年免费开放以来,接待观众数万名,已成为一处对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课堂。
周口华威民俗文化博物苑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一家从事民俗博物收藏、保护、展出、复制及承办、协办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艺术界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为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苑,2009年6月经河南省文物局(豫文物博[2009]17号)批准成立。收藏有历代墓志铭碑刻、汉代画像砖、古陶瓷器、古代建筑构件、古家具、农耕文化物件、石刻、名人字画等万余件。
为传承黄泛区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泛区的变迁,秉承“保护历史、修旧利旧”的宗旨,2014年7月,黄泛区农场正式筹建黄泛区博物馆,2015年5月18日该馆建成并正式免费开放。占地面积11288平方米,由室内展厅和室外景观区组成。室外景观区有奋进园、大事记园、鉴畅园、福满路和农机展棚;室内有艰难创业厅、日新月异厅、农场情怀厅、硕果累累厅、和谐农场厅、示范引领厅等9个展厅,展陈面积1000余平方米,馆藏文物达到3525件,是周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以及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扶沟县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位于县城鸿昌大道290号、G311与S102交汇处,占地面积10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基本陈列面积2600平方米,绿化面积8.3万平方米以上。馆区由纪念馆主馆、吉鸿昌铜像广场、国防教育园、鸿昌广场和廉政文化园五部分组成。
鹿邑县博物馆前身为县文化馆考古工作部。馆址为唐代明道宫院。至清末,尚为一处庞大的古建筑群,整体布局为传统的宫观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
扶沟县博物馆建于1984年4月,馆址以大程书院为依托,现存两进院落,前大门和龙门为柱廊式结构,其余全是实山、实壁,在“立雪讲堂”大殿上有木雕、砖雕等。整个建筑群,方位对称,结构严谨,风格壮观,具清代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