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农耕游牧文化博物馆位于伊金霍各旗阿镇郡王现代城,展厅面积550平方米,展陈文物630件套,主要包括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金器、银器、木器、铁器等农耕和游牧的生产、生活用具。本馆通过农耕游牧文化綜合展线与三个游牧文化专题展线和两个农耕文化专题展线相结合的方式,展示鄂尔多斯农耕游牧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文化节点及其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融合、发展的文化印迹。
主要收集、展示当代剪纸艺术作品,以本馆创作的乡村纪事剪纸作品为主题,集中展现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
一个以展示马文化为主的专题博物馆,该馆由资料、展区介绍、展览馆前言、马文化史、马文化的渊源、马的种类、马的生物学特性、马龄鉴定、藏品等9部分组成,共展出展示1800余件展品,全方位展示“乌审马”的历史与游牧文化生活中关于人马之间自然形成的养育文化习俗及地方特色竞赛和风土人情等。
乌审召牧区大寨博物馆主要展示以牧区大寨历史为背景,以发展变化为重点的大寨人民艰苦奋斗历史事迹。
成吉思汗博物馆位于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镇北环路北侧,是依托于成吉思汗陵而建设的一座历史人物类博物馆,是一座集展示、研究、宣传成吉思汗和蒙古民族历史文化的博物馆。成吉思汗博物馆占地面积为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位于伊金霍洛旗北山植物园内,是聚蒙古、藏、汉三族建筑文化为一体的圆形院落,外墙1450米的藏式彩绘墙体上布有999个转经筒和八宝塔,内部建筑则融合中式传统院落递进的概念,形成了四进院的格局,主要展示、研究内蒙古地区民族宗教和蒙医药文化。
内蒙古恩格贝沙漠博物馆是以荒漠化科学治理、荒漠化科研科普、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与实践、沙产业新能源为集中展示内容的主题展馆。分设与荒漠和谐相处、绿金恩格贝两个主展厅。分别展示了干旱荒漠的基本自然特征和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知识,以及20多年来恩格贝由干旱不毛之地变为绿洲的历程,以科学理念梳理出恩格贝的发展脉络。
鄂尔多斯广稷农耕博物馆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馆藏文物1800余件,展出1200余件,博物馆所收藏和展出的物品大部分为木器,辅之为石器、铁器、铜器、瓷器、陶器等。时间上至汉代,下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一座全面展示农耕文化的博物馆,展厅分为序厅、古文物展厅、古作坊展厅、人民公社大礼堂、婚嫁新房、生活用品展厅、农具展厅、农家小院、现代展厅、留言厅等28个展厅,并设有生活体验区。
达拉特旗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11330平方米。达拉特博物馆共三层展厅。一层展厅:农耕民俗展、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展”、临时展;二层展厅:新石器-秦汉时期(长城-秦直道)展、蒙元文化展、临时展;三层展厅:抗日战争时期展、现代建设成就展。
乌审旗孟克那顺纪念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据2024年2月国家文物局信息显示,现有藏品1158件/套。该纪念馆主要展出突克齐.孟克那顺(齐·蒙克顺)的生平与事迹,包括奖励、书刊、创作发明、日常用品、书法等。
主要展出的文物是加木杨·图布丹大师多年积累、收藏的佛像、唐卡、佛教用品及近代珍贵艺术品和大师使用过的物品共三百余件套。共有四个单元,一单元:佛教用品,二单元:主要展示大师使用过的物品,三单元:主要展示唐卡、佛教人士赠予的近代珍贵艺术品;四单元:主要展示各界人士字画。
成立于2002年8月,现有各类馆藏文物2000件。博物馆三个基本陈列展览,分别是野生珍稀植物标本陈列,民俗文物陈列、恐龙足迹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