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寺村位于素有"洛阳南极"之称嵩县白河镇境内。这里风光惊艳,龙池曼、云岩寺、古民居、千年银杏林将下寺村勾勒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云岩寺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到元朝时已成为与五台、峨眉、少室齐名的佛教名山。下寺村最惊人惊艳的,却还要数这里的千年银杏林。在云岩寺周边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千年以上的古银杏60余株,500年以上的古银杏400余株,分布之集中,密度之大,国内外罕见,每年都会吸引无人游客前往观赏。2019年,下寺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沙坑村位于福安市上白石镇东北部,沙坑村在历史上系东溪流域最北端市集码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荣获福安市文明村(2015-2017年)。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黄庙沟村是一个国家森林乡村。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八都镇闽坑村位于镇区西北4.1公里,104国道西南侧,海拔480米。因村内山涧流水银白色,而得名“银坑”,后因谐音为今名“闽坑”。村民以余姓为主,迁此400多年,1958年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炉洋村、林厝村、三坪村3个自然村。2016年11月,闽坑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黄胜堂村,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甘霖镇。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黄胜堂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西厢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村内的普救寺,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缘定三生的地方,也成了千千万万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圣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成了人们对追求爱情的祝愿和向往,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仙蒲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大约有900多年的历史,有各类古建筑达100多处,建筑面积达21000平方米,有小桥、丁歨、古道、石墙、木构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存。现有古民居建筑群数十座,始建于宋代,元、清两朝均有增建,延续清代岭南建筑风格,融合畲寨风情。其中,林氏宗祠据考最早创建于公元1201年,前埕尚存旗杆夹杆石两对、马槽一个(属元代文物)。2014年3月成为福鼎市首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杜康村是中国历史名酒——杜康酒的发祥地,史称“酒祖之乡”。中国古代粮食酒酿造的鼻祖、被历代帝王尊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阳杜康村首创了“秫酒”酿造之法,从而奠定了中国白酒酿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