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水村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都里乡东水村,始建于明代洪武21年(公元1368年),杨氏六老应召从山西省洪洞县广济寺老槐树下迁至河南彰德府东水村。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东湾村,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石板岩镇石板岩村。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11月17日,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白泉村地处安阳林州市与辉县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距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地理位置偏僻。村里在户人口560余人,265人常住,四周环山,峰峦叠嶂,空气新鲜,植被茂密,交通闭塞,百姓生活住房、院墙、地板均是由石头材料制成,古香古色,有浓厚的历史气息,农业生产也是原始耕作。被称为“世外桃源”,数十年前村民们才开凿出一条山洞与外界沟通,房屋大多依山就势,错落有致。
梨园坪村位于林州太行大峡谷西侧,海拔1500米。在这里,你能看到层层梯田,以及山水之美。绿树下的石屋和石阶错落有致,穿梭其中,好似在世外桃源中游走。
东鹿头村位于邯郸市涉县鹿头乡。2016年12月9日,该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店头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店头村群山环抱,古槐参天,一座座窑洞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地点缀在山坡上,从东向西绵延约两公里。气势宏伟,景色壮观。 店头村北面的蒙山寨,海拔高1325米,这里不仅是北汉帝刘薛王(刘继元)的一处避暑行宫,解放战争时期,阎锡山的军队在此还修了很多碉堡。站在蒙山寨,向下俯视,太原市区尽收眼底,晋阳湖鱼塘般大小,湖面波光粼粼。即使是最北端的二电厂,也清晰可见。 店头村承载展现了古晋阳的历史文化、军事科学、农耕文化价值。
石板河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大营镇。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又称鸡鸣山驿。该驿因山而得名,因驿而设城,以驿名定城名。鸡鸣驿是全国现存最大、功能最齐全的古驿站,在中国邮政史上具有独占鳌头的地位。村里最有名的"贺家大院"曾是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难留宿的地方。至今二进院的山墙上还留有刻砖"鸿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作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记念。原来的五进连环院,现在已经变成各自独立的院落。
墨园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东北约6公里处的东江东岸,东、西、北三面环山,村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166公顷,山地面积约33公顷,是一个风景秀美、宜居宜业的农业型村落。是惠州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其中最古老的文物建于明代。2012年末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
郜家庄村,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黄落池村。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千户红屋一寨聚。老谢集村可追述至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有近两千年历史。名楚村;元代村庄内营姓、苟姓、谢姓为三大氏族,又因此地为集市,更名为营、苟、谢家集,简称谢家集民国时期置第九区(驻谢集),1949年改为谢集区,1958年以谢集、孙村集二乡的区域合并为谢集公社(驻谢集),同年底,谢集公社驻地迁往目前谢集镇所在位置,原谢集改称老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