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随村,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塔石镇下辖村。2019年1月,泽随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泽随村是徐偃王后裔聚居地,元仁宗、英宗时迁入,约有700余年的历史。村落距今有500年历史。北面有大乘山和真武山,两座山上分别有一支水源流向泽随村,两支水流环绕村落一直向南汇入衢江,溪流和村里的珠峰山被称为“双龙戏珠”。村中还有上湖和下湖。另有南北走向的泽真路和东西走向的兴泽路贯穿而过。
鹤壁市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列为“全国传统古村落”,曾获得河南省首期”水美乡村”称号,“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是它的特色。它雄踞着淇县最高峰三县垴,登高俯望,藏在群山怀抱的纣王殿村如诗如画。三千年前纣王在此屯兵,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跟纣王有关,故名纣王殿。
巍巍村,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港西镇。2018年1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经专家委员会审查,拟将巍巍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9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决定:冢王村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五当召村位于包头西北阴山深处的五当沟,距包头70公里,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藏式喇嘛寺庙。寺庙被群山环抱,山上苍松翠柳,郁郁葱葱,寺前小溪清澈,流水涓涓。整个寺院依山势建造,规模宏大,殿堂仓舍2538间,占地约20万平方米,鼎盛时喇嘛1200多人。所有建筑均采用藏式结构:平顶、直墙、小窗、白色,整个寺院山巅松柏辉映,显得十分精美壮观。主要建筑由六殿三府一堂和94栋喇嘛住宿楼组成。
民俗淳朴,古风犹存。石阵村历史悠久,早在宋朝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有关碑文记载,清乾隆24年,叫过五得阵村,乾隆42年叫过得阵村,到乾隆末嘉庆初叫石阵村。传说一位将军在七泉管开村(现泽下村)扎下营寨,在得阵村和对方较仗战死,战争失利,因此得名失阵,后改名为石阵至今。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贡当乡辖行政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吉隆县西南部,贡当乡南部,北邻吉岭村。高山峡谷地貌。
师家沟位于汾西县城5公里处,师家沟的清代窑洞民居群兴于乾隆32年,相传是由师家四兄弟做官发达后始建,两百多年间,历经几代精心修筑扩张,形成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综合体。它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北方与山西的民居特色,分为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
甘泉村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主要保留宋、元朝代古窑群。2016年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据说甘泉村得名于村中的一个泉眼,因其水比周围其他地区的水甜,所以命名为“甘泉”。有上千年制陶历史,产品以日用碗为主,所以方圆几百里又把甘泉唤做——碗窑岭。现正在打造陶瓷小镇。
朱阳镇朱阳村居于秦岭南麓,弘农涧两岸,依山势建寨,遥相对应,气势恢宏。朱姓人家最早来此居住,又因地处大山南向阳的一面,村庄得名为朱阳村。古城坐北朝南,雄踞二层地台之上。烟火崖最高处,是一烽火台,周长60米,高6米,平台呈半圆形。站在烽火台上,视野开阔,层层梯田,尽收眼底,东北可望五亩乡梁凹烽火台,西南可望董家埝烽火台。村民说,烽火台周围,经常能翻出来好多陶片,专家说,那是战国与汉唐时期的陶土与灰片。
岳楼村,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2021年11月1日,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六部门列入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3月19日,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岳楼村名字来历于明代晚期,岳姓人氏筑寨建房。依据地势挖土构建寨墙;就地取土围寨引水,形成寨河,逐渐形成完美村庄。村上雄伟建筑是岳家三所五丈高楼,村名“岳家楼”。岳楼村古建筑群13处,90余间,为明末清初典型乡村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梁村有别于普通村落的北方山水名村,成为晋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梁村申报为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又成功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梁村的庙宇众多,古庙建筑尤为一绝,村中有大庙、堡中有小庙,大庙集中,小庙分散,源神庙、广胜寺、积福寺、观音堂、老爷庙五大寺庙集中建于村北,相距仅百米左右,形成了独特的庙群建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