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史料记载,明朝丁庄村因战乱毁于一旦,剩余少数人员,明朝人员大迁徙,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辉县后庄后山,后与原丁庄任姓结婚,任姓得以继续流传。关王郊自然村更有关羽护送嫂嫂在此砍刀后,为纪念关羽命名背靠太行的村落为关王郊村。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避显宗允恭(共之谐音)之讳,改称为河平县;明昌三年(1192年)又改称苏门县;贞祐三年(1215年)升苏门县为州。元代因之,后废苏门县,改山阳为镇,仍称辉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州立县,改辉州为辉县,属河南省布政使司卫辉府。清代因之,民国16年(1927年),天门会举义,在西平罗建合平县,丁庄村距离西平罗合平县不足15公里,不过合平县不久即废。1938年2月日军入侵辉县,1943年至1944年,中共太行区委根据抗战形势,将原辉县相继划为辉县(后改辉北县)、辉嘉、新乡(后改辉县)三县。1945年8月抗战胜利,1946年6月三县合并为辉县。南村镇丁庄村在历代变迁中一直存在,因为民居保护不够重视,受现在村里现存民居建筑最早仅为明朝,均为硬山屋顶,石头墙面,青石台阶。村里祭祀大殿大佛殿保存较为完好,始建于唐,明清嘉靖年间1566年重新
新庄村依山而建,村内房屋参差有致地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层叠的瓦顶、斑驳的土墙与黄绿相间的田野和连绵起伏的山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村内现存古村院落的传统建筑基本完整,房屋有703多间,建造于清代年间,距今有300年历史。整个村落布局合理,建筑工艺精湛,是豫北太行山区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村西有一古庙叫“二仙庙”重修于清代,占地面积约1亩,现存古建筑房屋20多间。古庙布局保存完好,年代久远的门栏、木雕、石雕等呈现着一派古色古香,虽然略有褪色,但从丰富的建筑装饰中,依然能感受到先人的智慧和勤劳。村内建筑工艺特点均以当地石木结构为主,古村落东西长530米,南北宽约150米,占地面积约119亩。典型的民居,部分石刻、砖雕、木雕现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文物保护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