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二批
行政区域:贵州,黔东南,丹寨县
地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扬颂村
扬颂村位于扬武镇镇政府东北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距县城8公里,2014年年初中心村撤并后,辖小排甲、扬颂、腊尧三个自然寨,苗、汉、水族聚居,以苗族为主,有龙、李、王、杨、张、孙、韦、马、蒙9个姓氏。主产水稻、玉米、红薯等,盛产杉、松木材,柿子、杨梅等果品及五蓓子、见血飞等名贵中草药材。村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趋于完备。2012年列入贵州省500个特色民族村寨和黔东南州100个民族文化村寨之一,2013年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扬颂、腊尧两自然寨均为龙姓人家,共属一个祖公。按苗族父子连名习惯计算,可追溯到第21代,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这位祖公苗名叫“骆磊”,葬在村之北面的山梁上,该地名就以其名称为“壁告骆”。据寨上相传的苗族古歌记述:“Dliel lax dliel jif ghot,Bib niangb Eb Liat qut,Eb Fangx niel las.”(意为:很久很久以前,咱们生活在黄河边,黄河浪滔滔);又有口碑:他们的一位首领天生怪异,勇猛异常,但后来不幸被诱杀,其部落活着的人们只得一路逃命迁徙,其中的一部分人就来到了现在的丹寨腊尧、扬颂。经专家反复考察论证,腊尧、扬颂村民是蚩尤的嫡系后裔,所以每年农历10月的第二个牛场天,他们举寨要过传统的节日――“祭尤节”,以此来祭奠他们的祖先——蚩尤。
小排甲由李、王等9个姓氏组成,为苗、汉、水三个民族共同居住。据村中李氏老人讲述,最早来到小排甲居住的是李家祖公,并生育有衣、官、革3子,且分三个地方居住。“革”分到苗名叫“碧革”(今汉语谐音叫“排甲”)的地方居住。他们先开出告骆的田,后又阻水拦河,兴修水利,筑起了岛不奈水坝,开垦出排甲河沿河两岸的田土,过上了安定富有的生活,故有“刊梨告骆,赛岛不奈”的口碑传世。“革”的后代即举行隆重的“鼓社祭”活动祭祀自己的祖先。小排甲寨的其他民族姓氏,都是在“革”之后才陆续迁徙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