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三批
行政区域:安徽,黄山,歙县
地址:黄山市歙县北岸镇北岸村
北岸村隶属黄山市歙县东南部的北岸镇,距北岸镇政府所在地大阜不到1公里,距歙县县城仅18公里。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北岸镇耕地、林地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歙南的古村北岸,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又有雄厚的徽文化底蕴,村庄到处呈现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街道小巷步步皆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北岸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徽杭公路穿村而过,高速公路在北岸镇内设有出口,交通便利。
北岸村自然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接待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北岸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既有“吴氏宗祠”和“风雨廊桥”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融“徽州三绝”——砖雕、木雕、石雕为一体的100多幢明清时间的徽派古建筑,体现徽文化特色品牌的乡村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正在发展壮大。村内大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百余家,中小学校和卫生医疗机构健全,农家乐旅游接待床位50多个,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90%以上,基本实现村庄绿化、亮化、美化,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华源河流经北岸地段,因此古人称之为“北溪河”,河的南岸大阜桥(原名衍庆桥),北边即是“延陵北溪”,因此称之为“北岸”。北岸包括“衍庆村”,即阜东村“下行、桥头组”,北岸村在解放前曾划为四大村,即“乡贤村”—南村、前坝,“谦安村”—社屋前、十字街头巷,“中心村”—里、外横巷、三宝巷,务本村—文穆堂、里屋坦、前山、锦庭村——方村、龙门山。北岸村四山环抱,河水流畅、古民居紧紧相接,吴氏宗祠镇距中心、风雨廊桥横跨北溪河上。据古代人流传,北岸村的地形是鱼撒网、八卦阵形,祠堂门前两条小水沟是鱼活须,背靠来龙山,土地坝、所以说龙脉好,村的东边和西边各有一条小溪流入北溪河,渭之为两条龙须。村中园门洞、阁楼互相与屋房连接,不曾间断,其因门洞分布为〈1〉廊桥下“活泼地”;〈2〉廊桥北头“谦安旧址”;〈3〉上店街“中心里”;〈4〉大天地后“三宝巷”〈5〉茂公祠“里外门”其阁楼分布为〈1〉“银屏丘”(十字街头巷);〈2〉大巷口。从南向北的旅杭路上有三湾九丘,一步半桥。廊桥的园门洞就有“往府大路过桥”字样。北岸村是处于前对龙珠花山尖,东有龙门天柱峰,向南遥望大天寺,西有赤石潭山观音阁,此有岔坑吴家山,火焰尖这样一个群山丛中,是块极好的风水宝地,所以说北岸村“千灶万丁”。
北岸村旅游资源丰富,现有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宗祠、风雨廊桥(又名北溪廊桥);有建于明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古民居百余幢(其中规模较大的20幢左右,中等规模的50多幢);村庄背靠来龙山,自东向西的绵溪河(放生河、伏源河)穿村而过;另有百米竹林、拦河大坝和丰富的土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