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四批
行政区域:安徽,宣城,宣州区
地址:宣城市宣州区水东镇东胜村小胡村
据现存的《胡氏宗谱》等资料考证:胡氏在唐宋时期为名门望族。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进犯中原,迫使赵室南迁,此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主战派将领虞允文奉朝命,带兵前往采石抗金,一时缺粮遭困。此时,湖州骆驼桥富户胡千二献粮一批,亲自押运至采石。虞允文得粮后,重振旗鼓,打败金兵。胡千二献粮有功,被封为世袭知县。胡挈家西行,来宁邑赴任。道经此地,见山水秀丽,遂命长子胡继唐代其袭职宁国知县,自己偕其诸子家人于鸡冠山麓筑室而居。小胡村即始于此时。
小胡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着宋代山庄的美誉。 “涧水来自千仞岗,廻廻曲曲抱村庄”,村落规划布局、水系建筑、楹联碑记,宗谱族谱等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无不彰显着古村落厚重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84年,安徽省园林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吴翼等人亲往小胡村实地考察,认定小胡村为“宋代村庄”。小胡村状如扇形,典形的宋代风格格局,周围是天然绿色“篱笆”。村中的民居青砖黛瓦,古房为木质结构,古村的鼎盛时期,大约有300余户,近3000人口。房屋排列有序,错落有致,古巷交错纵横,共有36条大巷,72条小巷。现今尚存着大巷、石板巷、木竹巷等,巷内均用青石铺成、古色古香。
村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代花戏楼,它始建于南宋,又名万年台,呈凸字形,前部表演区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可以三面观看表演,后台为硬山顶,台身砖木结构,四周共有柱16根,天花为木条的方格,檐柱斜撑刻以戏文故事及狮形,台基高1.85米,台宽12.7米,前台深4.4米,后台深5.1米。明清以来经数次维修,据文物专家鉴定现存建筑属明代风格。逢年过节或重大节庆期间,村民们都要请戏班来表演庆贺。村内还有区级文保——百步三道桥和徽式的三层楼。小胡村历史上兴建了诸多庙宇祠堂,现仍存有石王庙、月山庙、红庙、胡氏东西二祠堂等遗址。整个村庄朴实中透出纤巧和灵气,古色古香,生机勃勃。
小胡村2008年被评为宣州区“美丽乡村”,2012年被确定为宣州区11个“美好乡村”高标准建设点之一,2014年被确定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近年来荣获中国传统村落、省第四批历史文化名村、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省传统村落、省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示范点、市廉政文化建设进农村示范点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