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次:第四批
行政区域:江西,南昌,新建区
地址: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汪山村
汪山村位于南昌市北郊45公里处的新建县大塘坪乡境内,北靠修河支流蚂蚁河,南临大塘“坪”内万亩良田。汪山村东起(南)昌铁(河)公路,西至汪山老基村庄西端,南到红光渠道,北临蚂蚁河,辖面积为4.73平方公里。村中居民主要以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为主,少数村民在外从事商业经营。所有村民都饮用机井地下水,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厕,住房干净整洁,基本上都用燃气做饭。通往省城南昌的道路为二级公路。
汪山村程氏始迁祖玉琭公(1486—1546),为大塘程氏“恭、泰、信、敏”四房之泰房四世孙,因地处鄱阳湖西汊,紧靠修河支流蚂蚁河,遂以种田养鸭为生。经数代繁衍,人丁兴旺。至逢寿(字九龄、号模山、官名楷)公、逢禄(字养贤、号笏堂、官名达先)公兄弟俩又迁汪山新基。兄弟俩秉承先祖之志,“弱冠苦志诵读”,耕读遂成家风。至嘉庆庚申(1800)、嘉庆丙子(1816)、嘉庆癸酉(1813),子辈中程矞采、程焕采、程楙采三人相继中举;嘉庆辛未(1811)、嘉庆甲戌(1814)、嘉庆庚辰(1820),矞采、楙采、焕采又分别中试进士。自后,兄弟三人官运亨通,于清道光朝分别官至湖广总督、江苏巡抚、安徽巡抚,呈现“一门三督抚”的盛况。
汪山村自明代肇基以来,世代繁衍昌盛,为鄱阳湖地区大族。村内古建筑以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美誉的汪山土库为代表,蔚为大观。至今保存和已修复的古建筑有13幢,房屋586间,皆为清代建筑。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一律以南矶红石为基,上为青砖立斗,斗中灌泥,墙内以红石定磉立柱,以木结构承重,外墙与内柱用铁条相拉。梁柱粗大,柱架高宏,抬梁穿斗并用,四檐出挑,天井宽大,主厅前天井四周廊檐顶棚为精致柔和的卷棚轩。厢房外侧均置虎眼天井,屋内采光性好。外墙墙体相连,墙头高出屋顶,跌落成“三山式”、“五山式”高耸,白灰压边,轮廓线丰富多彩,给人以强烈的视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