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后车村

批次:第四批

行政区域:江西,抚州,金溪县

地址: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后车村

后车古村属于金溪县左坊镇,地处金溪最南端,在金溪县与南城县交界处,在左坊镇南部9公里处,距县城20公里,距206国道500米,在古代是金溪至福建的必经之地,素为交通要道。北宋时期曾在此设置驿站,东南接,南城县沙洲镇,北接清江村,西连许家村,地理位置优越,古村坐西向东,有水泥路连通至206国道,有一座古石桥,一座水泥桥,后车村域面积约12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500亩。后车古村经济来源以农业和外出务工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

据历经二十工修的《金紫何式重修合谱》记载:周时,韩以武穆受封,春秋时,仕于晋,为卿,战国时有国为侯,秦兼并诸国,始易韩为卿,氏,唐末金紫光禄大夫,国子祭洒逸,世居浙江瑞安,因直言时而被贬龚州刺史,寻改邵路知军,遂家邵武,逸子震,逸孙辅。两世单传,辅生伯珍,伯玉。伯珍早逝,伯玉(琼)子三,光大,光彻,光远。光大没于江,无子,光彻亦早逝,光远为辉,屯田员外郎何辉,以五季之哀同周恭帝之弟奉孟后南归。前往福建路过南城,孟后遇难后,为纪念孟后在金溪驻车,于最将村名称为“后车”,即现在何氏所居的后车村。

后车何氏以逸为别祖,以辉为始祖,自何辉五代后期建村,千余年以来,何氏人才辈出,人文气息浓厚遂有“溪南名里”“金溪望族”之称。清以前,后车没有传递公文的驿站,清时改称辅,驻有辅司和辅兵,村前沿河街曾一字排列着十多家店铺。

后车村在近代,还有一段红色历史,早在1927年,共产党人就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初夏,在党组织领导下,该村贫困农民以“平仓”(饥荒年穷人可以拿钱购买富户的粮食)的合法手段向土豪展开斗争,分走大土豪500担稻谷。名震金溪,南城两县,该村先后有多名烈士为革命献出年轻生命,至今村里一栋民房里还保留着红军战士书写的4条标语。

后车古村明清古建筑内砖,木,石三雕精美,集明云涛,山水楼台,花草虫鱼,飞禽走兽,传说戏文于方寸之上。充分展示了能工巧匠精湛的技艺与村庄的富足。幽深曲折的街巷,纵横交错,中铺石板,旁砌卵石,板下溪水潺潺,宁静致远,每一块石板仿佛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古往今来的信息,又如一幅泼墨山水画,透出一派清幽恬静,气定神闲的空灵气象。后车古村的古建筑一台(戏台)文革中拆掉,二庙(两座古庙)文革中拆掉,三官(三个官厅)现保留一栋,四关(四座关门)现有一个关门,五桥(五座石板桥)现有三座,六巷,七品(七个品字形房屋)目前还有一个,八景(八个景点)基本破坏,九井(九口水井)十祠堂(十个祠堂)现只有三个祠堂。

后车古村从古至今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村中的“冬官第”“进士第”“太史第”“儒林第”也彰显出了古村人杰地灵。千余年以来,何氏人才辈出,人文气息浓厚,后车村古代名人有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进士何芾,王安石赞赏他而将妹许配给他,陆九韶为其写传。明宣德三年(1427年)进士何自学(1397年-1452年)字思学,历官刑部主事,请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何齐圣,历仕河源乐会,南漳诸县和云南府安宁州,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鲜元,何飞熊为赣州定南学正,著有《南溪诗钞》。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何莘耕,是靖西县最后一位翰林,调补善化县知县攸县知县,湘潭知县北宋女诗人何师韫,号懒愚道人,著有诗文40卷,是金溪籍载入《中国人民大辞典》唯一的女性。鸣鹿,国立北京法政学校专门毕业。历充江西省议会议员,大元帅府参议军政部江西荣誉军人管理处主任法官,还有很多名人等。

不仅如此,后车村科举鼎盛,尊儒重教,名人辈出,他们与各自时代的历史名人交往甚密,比如王安石,朱熹,陆九渊,陆九韶,杨荣,王英,吴伯宗,林森,蒋介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