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一批

行政区域:广东,佛山,三水区

地址: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

大旗头古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境内,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是岭南广府古村落,岭南规模最大的广府镬耳屋古建筑群,它占地5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多平方米,五座祠堂、家庙以及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顶镬耳屋。2002年,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其与江苏省周庄、安徽省西递等12个古村落一起,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头村被广东省文化厅评为“广东第一村”。

三水大旗头古村也称郑村,村中居民多姓郑,由清朝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初建,和其它古村命运一样,逼仄的小屋不再受现代人青睐,而且古村200余间屋舍也已经无法容纳上千人居住,如今郑的后人已经迁出古村。穿梭在古村,时而遇倾颓的院墙,时而看到厨房内满地青砖,有些屋舍欠缺照料日显荒凉。时光倒流100年前,清代的大旗头村何等风光。

三水大旗头村,古锅耳屋群大旗头村,也称郑村,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原名叫大桥头,是广东粤中地区典型的、最具独特建筑风格的清代村落,据说古村由清朝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至今保存完整,现已被定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村是一个祠堂,家庙兼备,聚族而居的建筑群,内部布局采用广东民居典型的“三间二廊”式。前临半庙方扩,扩基砌以石坎,突出部份状如壶嘴;扩边有一笔形古塔——文塔;塔下有两方石;大者高三尺许,如砚,小者方块状如印,组成一个明显的“文房四宝”齐全的人文景观,寄希望后代“读书做官”之意。

十九世纪末,国家危难当头,水师连连败仗,海防吃紧,中国组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试图强国。但就在建军关键时期,慈禧太后却授意动用海军经费重修颐和园。1891年,宣布“完工”。还在两年前,郑绍忠的母亲过逝,郑绍忠回家守孝期间,也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大旗头村开始修建私宅。据说郑绍忠修建私宅的款项也是慈禧太后所拨。慈禧太后不但关心她的皇家园林,还挂念臣子的屋舍,她听闻臣子在老家尚无像样的居舍后,下旨要求国库拨金修建。大宅刚刚建成,郑绍忠病倒在水师提督的位置上,不久便病逝,直到今天,它成了岭南建筑的代表,更成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