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四批
行政区域:湖南,怀化,通道县
地址: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甘溪乡洞雷村
洞雷村隶属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位于陇城镇南部;东接本镇甘溪村、红星村,北邻本镇西壁村、广西三江县林溪镇林溪村、高友村,南连张里村,西与广西三江县林溪镇程阳村、冠洞村交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45公里;2012年5月完成了村道公路通畅工程。境内群山起伏,山林逶迤,全村坐落于一个山间小盆地之中,四面环山,村前水质清纯的洞雷河急湍向南并入珠江水系。属亚热带沟谷雨林气候。主要土特产有生姜、茶油和朝天椒等;生姜以个大、块肥、纤维少、肉质嫩而远近闻名,种植面积350亩,年产量达50万公斤以上,行销省内外;茶油林面积3500亩,年产量30万公斤左右;朝天椒种植面积405亩,年产量达60万公斤;为全乡生姜、茶油、蔬菜重点产区之一。
洞雷村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南片重点地段。2014年10月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
洞雷大寨建寨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近600年历史。明清时期至民国2年属广西怀远县(今三江县),民国3年至解放初期属绥宁县半里乡,1951年划入通道县。
洞雷大寨以前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时的称为“龙虎寨”,雷姓的先祖为避战乱最先到此定居,雷氏先祖居于成衙山山脚,苗人住在山顶,双方为争地盘发生多次争斗。接着杨、吴、石、莫、粟、姚、黄姓相继迁入,侗人人多势众把苗人赶到现广西境内,此地便成为侗人的地盘。后来,人们发现山脚下的盆地森林茂密,风景秀美,更是“别有洞天”;于是纷纷迁居于此。“洞雷”(同雷:同雷姓而来至别有洞天之地)因此而得名。解放初期,洞雷村寨四面都还保留着3米高1米厚的石城墙,每隔5米有一个枪眼,因被国民党残余和土匪盘踞,且村寨地理环境特殊,使团寨易守难攻,被当时剿匪的县大队称作“洞雷大寨就像侗乡的台湾”,因此又有“小台湾”之称。
如今村寨内吊脚楼鳞次栉比,若人在寨中走,根本无需打伞遮阳挡雨;同时巷道万千交错,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一般,初来咋到的客人往往需要本地的向导才可“进得来,出得去”。商店、农家菜馆、肉铺、菜摊、农家酒吧等分布于主要村道中,俨然是“别有洞天”内的繁华,是名副其实的通道侗乡的“小台湾”。
2016年11月,洞雷村被住建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
全村的文物古迹在文革“破四旧”的时候被销毁殆尽,尚保存有洞天楼鼓楼、龙虎楼鼓楼、临江阁鼓楼、洞雷古戏台、古寨门、萨坛庙、南岳忠靖大王庙、青石坪、毛主席语录、红军桥、红军井、红军谷仓、大礼堂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洞天楼鼓楼,建于清同治9年,楼高九层(高约30米,其中,石砌地基10米,远观若登天台),寓意九层洞天而命名为“洞天楼”,是洞雷第一楼;洞雷古戏台,建于清同治10年,楼虽不高,但这里是桂剧在湖南发扬光大之地,曾极盛一时,有“古今千年台”之称。同时,洞天楼、古戏台、古寨门、青石坪、红军谷仓、毛主席语录等都集中在一片,很有民族和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