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一批

行政区域:广西,桂林,阳朔县

地址:桂林市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

旧县村位于桂林阳朔县白沙镇遇龙河畔,背靠凤冠山,村前稻田成片,交通阡陌,鱼塘星罗棋布,山环水绕。该村历史文化悠久,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唐武德四年(621年)在此设县,取名归义县,因其地理位置临近旧县古城遗址,而被取名“旧县村”。 旧县村是住建部、文化部和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之一,也是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评选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古村落虽陈旧,却有着辉煌的过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旧县村在县城西面约5公里,遇龙河北岸。这里是遇龙河流域景观较为集中之处,村后有寨山、仙姑山;村旁有旧县桥(仙桂桥)、下庙桥。该村现已成为遇龙河景区一处重要的民居风情游览点。

image_png

时光在建筑留下痕迹,岁月让古老文明沉淀。旧县村拥有44座传统古建筑,面积8500多平方米,且连为一体。走在村落青石板路上,沿途耸峙的马头墙、精致的门梁、起伏的青砖瓦片,处处透露出浓郁的古意。在这里,每个院落都是规整的长方形,宅院居中者大门正向朝外,两侧宅院则大门朝里,大门、后门、旁门、侧门彼此照应,院与院排列紧凑,错落有致。与桂北地区普遍低矮的古民居相比,这片建筑群颇具明清封闭式庄园的风格。

有古宅必有古井,旧县古村现存两口比较著名的古井,其中一口位于归义县古遗址内,井圈为圆形,井圈高1米,上刻有楷书“守旧”二字。另一口古井位于旧县古民居的武馆巷周边,为公井,井圈为圆形,用巨石凿成,高出地面70厘米,起到避免污水、尘土污染的作用,井圈已被井绳勒出道道勒痕,有上百年的历史。

image_png

在旧县村西侧约0.5公里的一条小河,仙桂桥横跨其上。仙桂桥始建于宋宣和五年(1123年),绍兴七年(1137年)重修,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之一。历近900年风雨的侵蚀及洪水冲刷仍完好无损,281块桥券石分九组并列干砌,其中四组券石内侧刻有记载两次建桥文字,颇具资料价值。1994年7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其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image_png

旧县村文化底蕴丰厚,村口有一座很大的黎氏祠堂,宗祠重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气势雄伟,庄重森严,里面立有神龛,大门外高悬着由清代御赐的“进士”“武魁”“文魁”牌匾,“彝伦攸叙”“明德惟馨”楹联十分醒目。

从黎氏宗祠门前进入村子,沿路进入院子探寻,其中,所有民居中建造工艺较讲究、规模较气派的,当数“进士第”宅院。清朝光绪年间进士黎启勋和抗日将领黎行恕均诞生在那里。该宅院面西而立,正面外墙除了高大的正门外,少有开窗,条石墙基、青砖墙体挺拔厚重,翘檐别致,窗雕精致。

宅第大门口竖立着两块雕刻精美的进士碑,一块记载着进士黎近良中榜的时间,另一块刻有“举人黎启勋丁酉仲春月吉日”字样,记载着黎启勋中榜的喜讯。从这古建筑群走出的黎中伟官至太常寺博士。黎行恕中将参加过抗日时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和昆仑关战役,后被授予“抗日将领”荣誉称号。

image_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