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五批
行政区域:安徽,黄山,歙县
地址:黄山市歙县上丰乡里溪村
里溪自然村距县政府24.5公里,距乡政府9里。北与黄山区、旌德县、绩溪县接壤,西与许村镇,东与桂林镇相邻,整个村庄被群山所环绕,西北为来龙山脉,地理条件优越。
行政管属隶属于歙县上丰乡溪源行政村。
里溪村境内山峦起伏,群山环绕,峰峦延绵,四周以低山丘陵为主,山水巧妙融合。其地处东经29°56′29.12′′,北纬118°27′37′′,海拔271米。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寒多变,雷雨集中,伏秋多旱,年平均气温为15-17摄氏度。里溪村的土壤主要为沙土类和黄棕壤土类,土质肥厚,结构良好,通气性、透气性和保水性均较佳。村内无任何污染源、噪音源,四周森林覆盖,是天然的氧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村域总面积6平方公里,古村落占地面积约180亩。里溪村位于群山环抱中,东南倚群山,西北面高峰环峙,村民称之为“前朱将,后玄武,左山高青龙,右山低白虎”,正是理想的宜居格局,洁净、宽广、藏风、聚气。村落建于山腰之上,西边山峰之上一条溪水自山而下,呈南水北流之势,名为“西溪水”,溪水穿村而过,为乡村带来不少活力。
里溪村民属于河南移民。迁新安的太原王氏,王威传至王贞(42世)任河南推官,子孙定居河南,又五世王仲舒曾任江南西道观察使,因而从宦江南,家于船莲塘(后居宁囯府)居宁国第三世王仲舒孙王希羽于唐乾符五年(878)偕从堂弟王希翔、王瑜及眷属避黄巢起义军,徒歙之黄墩,后又有一支武口王姓迁歙城北隅,现西坑边村,此后便定居于此。
里溪村属歙县,初里西村与外西村合称为西坑,后改名为里溪。里溪村民国以前隶属于上丰村,后于1958年划分为西坑村,到2008年期间隶属于溪源行政村。
里溪村历史悠久,相传周灵王太子晋,也称太子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其嗣避周难于晋,家于平阳,因氏王氏,秦汉之交,传至十五世王翦,居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为秦大将军,因率兵攻破赵、燕、灭楚,秦始皇封为武城侯,其子王贲同为秦将,因攻魏,齐及辽东而封通武候。后秦亡,其孙王元、王威避难民间,王元迁居瑯琊(今山东胶县瑯琊台西北)后迁临沂,成为瑯琊王氏共祖,统称“瑯琊王氏”。王威避隐晋(今山西太原市南)成为太原王氏各派共祖,统称“太原王”。里西坑王氏属太原王支派。
迁新安的太原王氏,王威传及其子孙定居河南,又五世王仲舒曾任江南,家于船莲塘(后居宁囯府)居宁国第三世王仲舒孙王希羽于唐乾符五年(878)偕从堂弟王希翔、王瑜及眷属避黄巢起义军,徒歙之黄墩,乱平。希翔、王瑜则定居黄墩七里泽富(今歙县王村)后人尊王希羽为太原王氏迁歙县一世始祖。后又有一支武口王姓迁歙城北隅,现西坑边村,传至王庆善以后人建祠为槐荫堂,为里西王姓家族,后人敬宗祭祖之祠堂,纪念祖宗功德,里溪村便初具雏形。王氏家族自入里西坑后,现己发展到有五百余人,其中里西坑有115户360人,外西坑有160余人,里西坑只有三户姓吴,二户姓宋,一户姓方,其余皆为王氏家族。家丁兴旺,村庄繁荣。目前与上丰、许村通车道路全部开通,今年又在挖掘徽商古道的开发,留住前辈走过的痕迹,留住一方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