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一批

行政区域:北京,门头沟区

地址: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

村名黄岭西所属乡镇门头沟区斋堂镇。

所在方位位于镇域西北沟内,东距镇府5公里,在109国道85公里处往北,沿川底下公路,至青龙涧口,有油路2公里至村。村东邻双石头,北与川底下、柏峪交界,西与清水分界,南与高铺相接,东经115°38′25",北纬39°58′19"处。村委会处海拔595米。村域面积9.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85亩林地12111亩,土壤山地淋溶褐地,土层不均,多砾石。

遂有“斋堂黄岭西,古村山后藏”之说。村落呈凤爪形,由上涧、下涧、西涧组成,村落面积6万平方米。植被以杨柳、核桃、山杏为主,山间以刺槐、木兰、山荆灌丛为主。

主要产业属弱水区,多栽植耐旱树种,已有花椒基地200多亩,注册了“黄岭西”牌花椒。旧时以采煤为主业,2002年已停止开采。2004年全市实行生态林管护,村设生态林管护员39名。

主要特产花椒:黄岭西的花椒远近闻名。一进该村地界,就能闻到花椒香,花椒,浑身是宝,用途广泛。果实含挥发油,用于调味料,亦供药用:性热,味辛,功能温中止痛,杀虫,主治脘腹冷痛、吐泻及蛔虫病等;种子称“椒目”,能行水消肿;籽可榨油,渣料是高级有机肥料;其木制作拐棍,活血化瘀;其叶,以面糊粘之,用油炸,称“炸花椒芽”与“炸香椿鱼”比美;秋季淹酸菜,放入适量青花椒及其叶,既不生虫,又能调味;贮存的粮食里放一包花椒,一夏也不会生虫。

黄岭西的土壤和气候,适于花椒生长,质量上乘。该村已发展二百亩花椒基地,注册为“黄岭西牌花椒”。

水源状况该村古用井水,现有400多米深井1眼,水质优良,比较充沛,自来水已经入户。

黄岭西属于坟户村。据传,黄岭西的曹王两姓系姑表兄弟,曾共同寄斋堂贾氏篱下,自愿到斋堂贾家祖坟地黄岭之西守墓、垦荒并挖煤,二人成家立业,繁衍成村。当在明朝万历年间之后至清初期间成村,最少已有300多年历史。

曹、王二姓先祖自斋堂来此垦荒种地逐渐成村,至今仍是。据统计,曹姓62户,王姓49户,其余16个姓氏共计22户。

黄岭西曹姓老坟在西斋堂狼窝港。曹姓系由斋堂来黄岭西种地发展而来。据曹有科家谱记载,其支辈分排字为:金、明、录、显、玉、有、殿、永、丰、淑。

黄岭西王姓亦是从斋堂村而来。据王振武家谱记载,其支辈分排字为:景、延、字、玉、英、德、全、林、希、克、振、惠。

此为上王家,下王家,后五字稍有不同,其字为:甫、占、克、振、惠。

黄岭西的曹姓,来自斋堂,流向了田寺、罗斑、白虎头、椴木沟,还有妙峰山的桃园。双石头王姓是从黄岭西村迁去的。

文物古迹

寺庙:黄岭西有山神庙、九龙庙、五道庙、龙王庙均已废毁;清代的菩萨庙及清光绪元年重修过的清泰寺尚有殿堂;清代光绪年间重修的灵泉庵就在村委会旁,山门、正殿以及南厢房基本完好,是独县特色的山村庙宇,尤其庙内石雕,体现了佛教文化与民间宅院的巧妙结合。

1、灵泉庵

俗称北庵,位于黄岭西村北隅,创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年间重修。解放后改作小学校,现存殿堂,损坏严重,十分破旧,已无神像。

庙坐东朝西,背靠山,面朝大街,为一进三合院,规模不大,前有山门一座,门额曰“灵泉庵”。门前左右两侧墙腿石上各雕有一尊护法金刚,顶盔贯甲,手持降魔杵,脚踏祥云,形像十分威武。院内正殿三间,面阔9米,进深6米,硬山调大脊,两端有砖雕鸱吻。合瓦顶,排山勾墙,六檩五架梁,彻上明造。六抹方格门。二抹方格窗。佛像全无。戗檐为砖雕“鹿鹤同春”,墙腿石雕佛门宝相花,其上为“福到眼前”。据村民讲,正殿原来供奉菩萨,共有三尊佛像,为女像,疑为观音。正殿右则有耳房一间。

南配殿两间,村民说是马王殿。北侧有房四间,是拆除正殿左侧耳房和北配殿后,另盖的,为教学之用,为民房式样。

庙名为“灵泉庵”,原来在殿后崖根处应当有一股泉水。黄岭西村缺水,被称为“干巴黄岭西”,因而水源是极其宝贵的,这里有一股泉水,无疑就成了天赐的生命之水,故而建灵泉庵,以答谢上苍。菩萨是村民的保护神,故而供奉在正殿。黄岭西原有斋堂通往柏峪和清水的两条古道。该村盛产煤炭,主要供应附近各村,运输主要靠驴骡驮运。南配殿供奉马王是为了祈祝驴骡强壮,运输顺利,这显然与历史上的村中经济有关。

2、菩萨庙

在西涧路南,为菩萨庙和龙王庙两座庙宇,左右相连,现仅存遗迹,有殿房三间,破损严重,其余均为断壁残垣,形制难辩。这里在解放后曾用作学校,后来住过挖电缆沟的解放军。

3、其它:黄岭西村原来还学有五道庙,九龙庙、山神庙,现均已不存。村西北8里处有清泰寺,俗称柏峪寺,也仅存遗迹。

黄岭西古道

古道村外有通往斋堂、清水、柏峪的3条古道。

一、黄岭西东路

黄岭西东去斋堂镇的古道,在今天盘山公路的南面,翻过一个山垵口下去进村。此路可行牲驮(据说还有一条抄近的小路,只可人行)。经双石头来往于斋堂和柏峪的牲驮走的就是黄岭西这条路,黄岭西产的煤及其它山货亦须经这条路运出。

二、黄岭西西路

黄岭西与下清水之间有一条山路,从西涧出村,沿西南方向,约二里多沟谷路,再翻山下岭,一路向东再向南走山沟至下清水村东;一路向南、再向西、再向南至下清水。东边这条路出口处东南即达摩沟口,是连接黄岭西与达摩庄的通道;西边这条路直达下清水村,并可向西北连接黄岭西北道至梁家庄的山道。

三、黄岭西北路

这条路从上涧北出村,后分为两路,一路向西,左盘右转,至大北沟,再向南至清水。向北经梁家庄、李家庄至燕家台,一路向北经柏峪寺至柏峪村。此路在地形图上没有,但却是连接斋堂与柏峪之间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古道。此路有两处看点。

地质奇观——空山

空山是一座地壳剧烈活动造就的一座石质山体,顶部平平,但又有很多不规则裂缝。裂缝上小下大,故称空山,上部狭窄可夹住一头牛或骡、马而不至坠落到底,下部较宽可供牺牲驮穿行,各裂缝相通,入内如进迷宫,抬头仰望,天如一线,多条一线天构成一面“天网”。这种地质地貌,世所罕见。

柏林古刹――柏峪寺

这里原来天然柏树极多,故名柏峪,如今大片的成材柏树早已都被砍伐了,

古桥

黄岭西是建于山沟的古村,为防止水大时进入民房,沟两侧砌有沟墙,村民从桥上往来。村里原有三座石砌拱桥,今存一座,可为见证。

上涧桥,仍存。桥上连接住户,桥下入沟进山;下涧桥,两端墩基墙仍依稀可辩;村中间桥,在村内两涧会合的地方,最大,只是今已见不到踪影。古宅院108处,石砌街道1000米余,精制石鼓、石墩3对,旧时器物家家皆存。

两涧相会的地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五间房的后墙,黑灰瓦顶,一尺多高的清水脊分为三段,两个相接的部位各有一个大字“康”、“宁”两个字。上涧方向有一户几进四合院。其特色为四面房屋均为三间、院内四角皆有耳房。抗日战争期间,王朝仪“虎口脱险”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一株巨大的栾树(俗称木兰子树、灯笼树),高近20米,茎粗约1米,根部露出地面,围茎约有2米,北京市二级古树。有人说这是迄今为止在华北地区见到的最大的栾树,堪称“木兰子之王”。

市二级古槐一株。

黄岭西村八看点:

山村民居:千米曲径石块铺就,山村民居耸立两旁。墙壁里出外进,巧用空间。山墙上的太极图,邻街面的板大门,对门口的影壁墙,翘起的房脊,联脊的砖雕,高低错落的宅院和歪邪透出的门窗以及三合、四合、套院,构成了一幅幅山居图,名副其实的移步易景。

木兰树王:上涧北坡,贾秀才坟旁,一米多粗、二十多米高的木兰子树,学名栾树,华北罕见,堪称“木兰树王”。枝繁叶茂的树冠,由青变黄的树挂,黑珍珠般的木兰子项链,勤俭持家无一懒子的谐音树名让你不得不去瞻仰。

北庵石雕:村内北涧尽头,有庙曰“灵泉庵”,位于村北,俗呼“北庵”。山门、大殿,配殿厢房皆有。尤为巧妙的是,将寺庙建筑与民居手法融为一体:地块小,没有天王殿,将护法金刚刻于山门的门腿条石上;大殿戗沿砖是普通民宅的“鹤鹿同春”的砖雕;下部墙腿石上的横石雕以“福到眼前”;腿石则雕着佛教的宝相花。是佛教文化与山村建筑的巧妙融合。

山字梯田:黄岭西村,地无大块,环顾四周,层层梯田。“一亩十三堰,地块组成山。越往上越小,数数数不全。拿起草帽走,帽下是一堰。”村内几百亩地皆由众多13堰组成。如此梯田,斋堂少有,京郊难寻。真可谓“关窗掩此景,开门见春田。”

漫山古柏:沿黄岭西北进柏峪涧,有庵曰柏峪寺;北行则是柏峪、柏峪台诸村,此等名称皆由漫山古柏而得。就在那柏峪寺(此乃俗称,庙称清泰寺)旁,一楼粗的柏树比比皆是,有自然生长,而半坡上的树群似是人工造就。据说,这还是经过明代修筑宫殿和清代伐柏碾香之后留下的古柏群落。一睹漫山古柏,定会终生难忘。

花椒飘香:人怕上万,树怕成片。黄岭西村,不论是院中,道旁,山上,田间,处处有花椒。花椒之树,耐旱易活;花椒之果,亦食亦药。采摘时节,人未进村,先闻飘香。青椒泡菜,红椒调味,乐在亲手制作,亲手采摘。

“画眉石”窑:《宛署杂记》所载“画眉石”,为金代宫女描眉之品。“黑色而性不坚,磨之如墨,拾之染指。”就是黄岭西等处所产的“青煤”,百姓俗称为“青灰”。“青灰”含油,旧时画眉,后来刷墙刷瓦,不仅青堂瓦舍,古朴典雅,而且吃进不漏。据说,胡耀邦任总书记时,十分关心各地的发展,看了《宛署杂记》这一段,立即由市委转给门头沟区委书记一个纸条,查找画眉石,成为一段佳话。如今虽不再用画眉,参观其窑,增加知识,亦为新的热点之一。

写生画苑:综合上述诸多看点,加上南面的“连山佛”、三条“明清古道”以及“灵泉圣水”等古老的传说,这里便成了影视基地,写生画苑。中央戏曲学院已有60名师生在此写生。莫道山村没什吗,保护利用价值大。一要有人二有钱,还要科学来规划。

黄岭西村的村戏:黄岭西村有《山梆子》、《蹦蹦戏》两个戏种,直到解放初期村中的老艺人还登台唱戏。到目前村中还有王希礼、曹殿平、刘志兰、大亮、宋良芹等五个人。他们唱的山梆子主要剧目有:打金枝、骂殿、牧羊圈、大保国、打鱼殺家等。他们还唱了不少蹦蹦戏,主要剧目是:王大娘钉缸、小女婿,还有血泪仇、没法办等现代题材的剧目。

从戏班子的道具、文武场来看最少也在清中期就有了唱戏的习俗。他们的武场有:锣、鼓、镲、云锣、挂板等。文场有:二胡、秦琴、笛子、板胡等。道具齐全有:蟒袍、花靠、小旦衣、盔头、髯口等。村中一直没有建过戏台,逢年过节就临时搭台唱戏,十里八村的亲朋好友,七大姑八大姨都会回来乐和一场。村中有顺口溜:黄岭西的戏,不用看,头宿黑家大登殿;汉子唱,媳妇瞧,孩子边上挖窑窑。

黄岭西的庙会应属当时的“天仙会”。开始庙会有很多幡旗、也要抬“娘娘架”,各家都要拿出一定资金,置办贡品,走会完毕每人都会得到一定数量的酬劳和供品。走会的方向地点主要是到观音庙(娘娘庙)上香,做法事,结束后就要开戏庆祝了,到目前了解此事的老人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