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五批
行政区域:贵州,黔东南,丹寨县
地址:黔东南州丹寨县南皋乡九门村
九门行政村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南皋乡东南部,是一个苗汉杂居的村落。全村辖7个自然寨,自然生态保存完整,整个村庄保留了古老的神韵。九门村于2017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寨,2018年12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最早居住在九门村的是苗族文姓人家,其祖先大概在明代迁徙到九门一带。今天的九门村,有着鲜明独特的古村落文化,特别是上乌毕、下乌毕、上乌顺、下乌顺4个自然村寨,历史悠久,民居古朴,依山而建,原生态保存完整,可以说是苗族历史文化和生境适应的缩影。这些原生态的苗寨,承载着远古苗族先民的生活方式、社会变化、宗教习俗以及生境适应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像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展示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演绎苗族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在苗汉杂居的九门大寨、东寨,苗族汉族摈弃隔阂、和睦相处,九门无“门”,成为九门村鲜明的特色。
走进九门村,你一定会对“九门”这个寨名感到好奇。据史书记载,在清雍正、乾隆、咸丰和同治时期,今丹寨县境内多次爆发苗民起义。苗族人民为了抵御清军镇压,在寨里筑起了防御设施。当时在寨边筑有九个寨门出入,用坚硬的树木作门板,故称九门大寨。“九门”最初是作为防御设施,后来被用作了村寨的名称。九门村地属丹寨县,位于丹寨、雷山、麻江、凯里4县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一直很重要。清代乾隆时期在此设有九门汛千总署,置双峰堡、守望堡,屯军驻守,后部分汉族军人和家眷留了下来,形成如今苗汉杂居的局面。
来源:《无“门”的古寨:九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