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第二批

行政区域:广东,广州,从化区

地址:广州市从化市太平镇钟楼村

钟楼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村域面积1.837平方公里。钟楼村是从化区保留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建筑多为欧阳氏族人在清咸丰年间所建的大宅院。钟楼村的村落形态是典型的广府民居梳式布局,拥有独特的“守望相助”建筑形式。钟楼村是集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古村落群体,钟楼古村落遗址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遗址。

清咸丰八年(1861年),宋朝时期庐陵(今江西境内)南迁的欧阳氏族人迁徙到从化江浦街道的凤院村,而后开枝散叶,陆续有族人迁出至街口城内东华里(今人行天桥侧),欧阳枢、欧阳载兄弟俩,在父亲欧阳仁山去世后,将其葬于金钟山,为其守孝,并在山下建造村落,形成钟楼村。村后金钟岭(俗称挂金钟)山有“楼上挂钟”之意,故村因山而得名“钟楼”。

钟楼村的选址体现了中国传统风水理念,北部山脉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而来,流溪河一主要支流流经村落附近,形成“秀拔之龙,重重沙卫;朝迎之水,处处归源”的宜居格局。村落北面有靠山——金钟山和东西护山,南面案山平缓舒展,形成典型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风水格局。远处水流交汇,近处溪流绕村,有如玉带环腰,是“藏风纳气”之所。村前地势平坦开阔,适宜耕作,是开枝散叶的发祥之地。

钟楼古村共七列建筑,欧阳仁山公祠居中,民居分列两侧,再外侧有一些后加的村落辅助用房环绕。古村四周有残破不连续村墙环绕,南、西、北四角依然保留用于了了望防护的堞垛。在村北角有楼高四层的碉楼,是村落的制高点,具有最高的防卫能力。村前有宽敞的广场,东面还保留一个村门,是钟楼村五门中仅剩的一个。

2013年8月26日,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