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共展示了78件精心挑选的展品,通过时代的更迭向观众缓缓展开越窑青瓷在不同朝代中的发展变化。成熟的越窑青瓷于东汉中晚期被成功创烧,历经了三国、西晋的大发展及晚唐、五代的鼎盛时期,至北宋中晚期渐趋衰落,延续千余年,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览聚焦中国文化中龙的象征意义,分“卧龙崇天、夔龙尚德、游龙吟啸、跃龙盛世、飞龙呈祥”共五个单元,充分展示龙文化在文物中的不同形态,从文化起源、时代发展、横向延伸等方面,阐释“龙”的深厚文化意蕴。
本次展览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如意与相关藏品中甄选出106件/组精品,按装饰题材分为“琼芝效瑞”“曼寿无疆”“珠玑言志”“永绥吉劭”“如意绵长”五个单元,通过梳理和阐述中国古代如意的类型与使用,全面展示明清如意文化的丰厚内涵和祥瑞寓意。
展览展出了扬州地区80面铜镜精品,不仅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古代匠人们光辉艺术成就和蕴藏其中的中国精神与中国智慧,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为纪念虞山印社成立35周年,这次两地携手举办虞山印社、香江印社篆刻联展,以此进一步推动常熟和香港的文化艺术交流,加深陆港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的了解和友谊,共同为铸就新时代祖国文化的新辉煌增光添彩!
这次展览重点展示这些题拓、创作手记,以及部分常熟的碑刻文字、图案、纹饰等拓片与题拓,还展示了吴门书法名家王渊清先生等人珍藏并友情提供的历代名碑及虞山摩崖刻石拓片等。
本次展览将展出任伯年《群仙祝寿图》、吴昌硕题 任颐、王一亭合作的《缶翁肖像图轴》、吴昌硕《致任伯年信札》等19组/件作品。
本次展览展陈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展出了海内外艺术家为北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创作的100余件优秀美术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版画、水彩、雕塑、书法等门类。按照计划,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5月10日。
2024年正值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以此为契机,仙居县博物馆、台州市博物馆特别策划和举办了“发·现 1984-2024 仙居下汤遗址考古四十周年图片展”。本次展览以展出下汤遗址发现40年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保护与利用历程的照片,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下汤遗址发现以来的40年光阴。
“鸾凤和鸣”台州十里红妆主题展展出台州十里红妆器物百余件,包括千工床、朱金木雕大橱、桶盘、和合、果桶、婚书等反映台州明清十里红妆和婚姻文化习俗的物品。展览对于展现明清台州婚姻文化习俗,展示和合文化民俗内涵具有一定的意义。
“大地情怀”民俗厅采用明代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临海人)的文化地理学理论,从生态、生计、生活三大方面来解读台州山地、平原与海滨地区人民的生存状态及风习民俗,描绘出一幅山谷之民、泽国之民、海滨之民多元交融、丰富多姿的绚丽画面。
“山魂海魄”历史厅分灵江之畔、章安古港、天台之州、赤城潮涌四个篇章,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场景再现以及多媒体手段,诉说台州历史文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