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传人”是中国人共同的名字龙作为先民们用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精神图腾反映了中华民族发展的辉煌历史和各民族大融合的过程龙代表风调雨顺、吉祥如意龙的团结包容、积极进取的精神为新时代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纱灯是一种用薄纱细绢糊成的灯笼,是我国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纱灯画,是文人雅士绘在绢纱灯屏上的画,它的产生和兴盛与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息息相关,是旧时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
史书记录历史,文物承载过往。读书可以明史,观物洞察古今。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宋金时期邓州的州府所在地。北宋经济的繁荣、人文蔚起的盛景;宋金对峙的血雨腥风、民生凋敝的颓废,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演绎。当历史的尘嚣落下,留下的只有这座城市的记忆。
本次展览召唤出40余件馆藏龙元素主题文物精品,从南北朝时期的龙首铜鐎斗、明清龙型玉器、龙纹文房用具,到釉色细致的清代龙纹瓷器,时间跨度大,文物品类齐全,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龙文化图景。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十二生肖之一。相传龙能飞行,擅变化,会呼风唤雨,与凤凰、麒麟等并列为祥瑞。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几千年来,它被中国人赋予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通过“龙·文化”“龙·自然”“龙·科技”三大版块,探索龙的文化脉络、自然奥秘与科技内核。展览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带领观众从全新视角感受以“龙”为名的国之重器所蕴含的锐意进取、勇往直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2月2日,由南阳市博物院策展的“龙跃千年--龙年文化展”对外开放。该展览共分来龙去脉、龙腾神州、敬龙祈福三部分,展览时间为期三个月。
盛世逢佳节,典藏遇知音。在这浓浓的喜庆氛围中,各馆提供的藏品异彩纷呈、各美其美。这是各美术馆践行“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展览期间,还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术研讨和公共教育活动。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4月1日,欢迎莅临。
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为“酒中日月(酒史)”“壶里乾坤(酒器)”“百味琼浆(酒品)”“倾杯玄妙(酒道)”,以酒文化相关文物与制酒原料等为载体,向观众展示长江流域悠久绵长的制酒历史、丰富多样的酒具酒器、名贯古今的酒类酒品、内涵精深的酒道酒俗等内容,旨在龙年新春佳节之际向观众介绍长江流域源远流长、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酒文化。
旅港乡贤曹其镛先生和夫人曹罗碧珍女士,醉心收藏,尤钟漆艺,情系桑梓,慷慨捐赠,化私为公,先后三次向浙江省博物馆无偿捐赠历代漆器共计162件(组),俾使庋藏,嘉惠民众。这批珍贵的漆器,是不可多得的人类文化瑰宝,也凝聚着他们殷殷爱国爱家之情。“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让世人共赏这批艺术瑰宝,是曹其镛夫妇捐赠之初心。展览以漆器之美为主旨,从漆器的色彩、造型、纹饰三个方面来展示中国古代漆器之美。谨以此特展,向曹其镛夫妇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4年2月2日,“龙吟书香——甲辰新春贺岁展”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二层正式开展,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主办,将带领观众深入了解作为中华民族之象征的“龙”的方方面面,为甲辰龙年增添一抹书香。
本次展览深度挖掘馆藏资源,遴选馆藏龙元素文物近二百件,包含陶瓷、铜器、玉器、书画、漆器、服饰、织绣、文杂、珐琅等多个品类,并以丰富的背板图文与多媒体辅助陈列,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