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

“历观史记英雄将,谁似云长白马功”。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汉末三国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关公文化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公成长于山西南部的解州。广袤悠远的河东大地,以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培育了他忠义仁勇的品格和护国佑民的担当,并最终在群雄逐鹿的三国时期成为一代豪杰。在历代钦封和艺术呈现中,关公由人而神而圣,佛教称他为护法伽蓝,道教视他为荡魔天尊,儒家则奉他超凡入圣,功业垂史册,祀祠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皇室推重,儒生趋奉,将士诚祷,农家祈求,商界虔敬,行业崇拜,他不但圆融三教,和睦民族,也跨越时空,超迈朝代,博得全民景仰。

“关公”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品牌,国人的道德楷模。关公精神的“忠义仁勇礼智信”,以及由此引发的历史关联与现实互动,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的深厚根基与重要载体。

人心相聚,最根本的动因在于价值相通、内心认同。关公信仰广泛传播于海内外华人社会中,依靠这一精神纽带的维系,中华儿女密切往来,同胞亲情更加融洽,自身认同得以实现。关公精神不仅体现着个人层面的价值取向,在民族、社会、国家等共同体层面,也体现着“民族认同,社会文明,国家富强统一”的价值内涵。

为进一步促进山西文旅融合,助力山西转型发展,“天下云长——关公文化展”将于2021年10月29日在山西博物院举办。该展立足山西的文物、文化资源,同时汇集河南、甘肃、安徽、重庆5省市9家文博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130余件组,从更宏观的文化视野展示关公文化及其当代意义。 


信息来源:山西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