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于1910年开始兴建,由日本建筑师真水英夫设计。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德里北街21号西院内,2006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京师大学堂分科大学对中国近代教育史和建筑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其前身为清康熙帝九子允禟的府第。该建筑群由英国留学的中国建筑师沈琪主持设计,由中国营造厂施工建造,于1907-1909(宣统元年)年建成。共有主楼和三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反映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和营造施工的高超水平。该建筑群是晚清最高的军事指挥系统单位,并在中华民国时期作为袁世凯和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并于1926年在门前见证“三·一八”惨案,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由美国卫理工会用庚子赔款创建,为纪念教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而得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三十年重建。修后分正、副两堂。
清农事试验场旧址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37号(现为北京动物园使用)。旧址原为清康亲王赐园,乾隆时收为御园,后为乐善园(三贝子花园)。
本名救世主教堂,俗称北堂,是一座天主教堂,1703年开堂,曾经长期作为天主教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北京最大和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原为1913年中国蒙藏院所开办的国立蒙藏学校所在地。原古建筑还在,但被民族大世界商场占据。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届国会的旧址,现用做新华社的礼堂。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是北京市西城区一处清末民国初的仿西方风格学校,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现为北京市鲁迅中学。
始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后成为国民政府的财政部印刷厂。1915年建成投入使用,主要有主工房大楼、机务科工房、活版科工房及三座二层办公楼。
大栅栏商业建筑群,近现代(清至民国时期)代表性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宣武区前门外大栅栏地区。建筑群包括瑞蚨祥旧址门面、谦祥益旧址门面、祥义号旧址门面、劝业场旧址。
一处民国时期折中主义的砖木结构医院建筑群,原址为清太祖第十五子豫亲王府第。建筑建于公元1916年。美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购得此地,拆除原建筑,改建协和医学院,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结合西式装修,建成精美的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