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塔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华路东侧,因其内部陈列千尊佛像,又称“千佛塔”,始建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文光塔系平廊楼阁式砖石结构,高42.62米,内空心,有八面七层,每层有拱门圆窗、置石栏杆,塔内螺旋石梯122级,塔门配雄狮1对,塔端置红葫芦。文光塔集宋、明、清古塔建筑艺术于一身,对研究中国古塔建设的形制变迁和修建经验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光塔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为一体,是中国古塔建筑文化的特例之一,该塔也是潮阳的历史文化标志性建筑。1989年,文光塔被列入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3日,文光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位于古时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濒临珠江口,是省河三江相聚的地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史迹点之一。古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代帝王祭祀南海神的场所,是我国古代四大海神庙中唯一留存下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神庙,在对外贸易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历史见证。
古榕武庙,建于明万历29年。关帝庙祀关云长,褒其忠义。庙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布局,正殿为重檐歇山顶。屋脊有花鸟嵌瓷,工艺十分精湛。前厅有八卦形藻井,雕刻有“桃国三结义”等题材的人物画,为广东省同类建筑所罕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也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晖园,是始建于明代的岭南园林建筑,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岭南四大园林之一。清晖园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艺术颇高,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清晖园的文物有李兆洛、李文田、何绍基等大家的书法。2007年12月7日,清晖园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公布清晖园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围村围屋,又称燎原长围,是长方形结构的客家围屋,建于1855年(清朝咸丰五年),占地面积3265.6平方米。长围村围屋由围楼、祖堂和民居组成,坐北向南。整座民居为河石瓦木构筑。围内中间天井,二层四周出靠栏。民居青砖瓦木构筑。中间祖堂,三厅二井。两侧民居,二厅四房组合,地面铺薄青砖。长围村围屋是始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整组建筑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对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筑有重要价值。2011年,长围村围屋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3年,长围村围屋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代中期。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陈氏宗祠为三进三间布局,置有雨廊、偏厢、天井等构筑,门楼为四柱三间戏台式单檐建筑。宗祠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作为宗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是展示岭南古代建筑艺术特色和粤西民族风格的艺术精品。古建筑群景区面积2平方公里,保存完好的古宅有46座,其中古民居大屋27座,祠堂19座。祺波大屋、峻峰李公祠、其昌大屋、李氏大宗祠、芳裕家塾等数十座古建筑皆结构独特,造工精美,俱属文化和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