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展览共展出反映抗战史实、追悼抗战英烈、赞美祖国山河、抒发豪情壮志等不同方面的石刻拓片三十八幅,旨在以展为媒,联通川渝,沟通文化。两馆紧扣双城联动这一时代命题,主动交流,为激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新动能,构建川渝文博交流合作新模式,拓展双城博物馆协同发展新格局贡献文旅新力量。
本次展览是在前辈收藏资料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流失在英、法、俄、日等国收藏单位的敦煌藏经洞资料,采用原大、原色复制的原则,集中展示50余幅精品文物复制品,再现敦煌辉煌!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春回大地万物新,乘风远航启新程。3月17日,由大同市博物馆和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分为“文玩之器”“卧寝之器”“庖厨之器”“中堂之器”四个单元,精选了竹节形歙砚、白瓷印泥盒、粉彩仕女图瓷枕、铜制刻花卉纹镂空香薰、嵌螺钿花鸟纹果盒、粉彩寿桃盘、青花人物筷筒、双耳三足香炉、描金漆八角几等馆藏相关艺术珍品50余件,展出文物材质多样、类型丰富,较为全面地诠释了古徽州人民的生活雅趣,尝试为观众打开通往古徽州民众日常生活之门。
展览精选铜镜、瓦当、书画、当代艺术品共计118件,从“鉴·往”“境·苑”“镜·思”三个单元,以园林视角与多维度方式呈现铜镜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诠释铜镜延续四千多年的生命力与美学意蕴。
景德镇作为千年瓷都,有着丰厚的陶瓷文化。本次展览分为“文人瓷画的开端——浅绛彩瓷”“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声名远播的珠山八友”“传承与创新”四个单元,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藏的111件(套)近代陶瓷珍品为基础,聚焦晚清民国传统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和历史风采。
汉画像石,是一种以民族图案为特点的古代石雕艺术品。它的存在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建筑、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素有“绣像的汉代史”的美誉。
本次展览精选了18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真迹和18件中国古代绘画传世名作,包括达·芬奇的油画杰作《头发凌乱的女子》和11幅《大西洋古抄本》手稿,米开朗基罗的两幅珍贵素描,达·芬奇弟子的重要绘画作品,以及五代《闸口盘车图》、南宋梁楷《白描道君像图》、明四家唐伯虎《秋风纨扇图》等杰作同时亮相上海博物馆展厅,向中国观众讲述东方与西方的和而不同、艺术与科学的完美交融。
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和天津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安和常乐——中国古代吉祥文物展”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三层展厅展出。展览分为“福”“禄”“寿”“喜”“财”五个部分,精选天津博物馆馆藏文物108件,涵盖了铜器、玉器、瓷器等多个品类的文物。
2000多年的陶瓷史,600多年的御窑史。百代匠师,孜孜以求,锲而不舍,陶冶出一件件精美的瓷器,叙说着大国工匠的传奇。“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千年陶艺沃土,塑出大国匠人的瓷魂匠韵,淬火千年,与世界相遇。
展览由 “来龙去脉” “龙腾四海”“龙的传人”“与龙共舞”四部分构成,多角度立体展示了龙在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形象。
本次展览通过700多件珍贵的蝴蝶标本和近百幅精美图片,全方位介绍了“关于蝴蝶”“蝴蝶秘密”“蝴蝶世界”“蝴蝶文化”等关于蝴蝶的科普知识,为观众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蝴蝶世界和丰富多彩的蝴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