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信博物馆于2013年2月21日建成开放,面积690平方米,常年展示反映重庆通信历史的350件藏品,分为序厅、风雨历程、辉煌业绩、企业文化、转型创新五大板块。
西南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共有石器陶瓷、古钱币金属器、工艺书画、革命文物、钓鱼城战史等5件陈列室,收藏了大量反映巴蜀文化的文物精品。该馆主要服务于历史学、考古学和旅游学的教学与研究,同时接待外界人士和大、中、小学生考察参观,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学校与外界进行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王朴烈士陵园现建有王朴烈士墓和金永华墓、事迹陈列馆,占地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该园陵是北碚区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纪念馆通过实物、图片、塑像等形式,对王朴烈士及其母亲的事迹进行展示。再现青少年时期、农村革命时期和狱中顽强、英勇就义、壮烈捐躯的王朴,以及金永华女士的生平事迹等内容。
张自忠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抗击日军壮烈牺牲的张自忠将军而修建的,占地25亩,分为墓园、展厅、接待室、铜像、抗战文化群雕、绿化广场等部分。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张自忠烈士陵园为首批32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之一。1995年1月,民政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11月,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1月,授予“重庆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刘伯承六店旧居纪念馆占地800平方米,为青瓦、白墙、穿斗木构架的四合院。刘伯承六店旧居纪念馆共分为3个展区,8个展厅,重点展示刘伯承六店旧居作为大革命时期重庆地方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泸顺起义策划点等内容,真实反映了刘伯承元帅在旧居战斗、工作、生活时的历史场景。
重庆警察博物馆是重庆市公安局所属的全国第三家警察博物馆,展厅共分设序厅、公安史厅、内保厅、国保厅、刑侦厅、治安厅、监所厅、消防厅、交通厅、英烈厅等13个展厅。重点展示重庆解放以后公安战线的战斗历程,以及重庆公安各警种的工作职能和精神风貌。
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文教村1号,由陈列馆和办公区两栋抗战遗址建筑组成。重庆抗战教育博物馆首展主题为“抗战教育启示录”。展览主要分为“家国厄难、民族浩劫”、“国民教育、救亡图存”、“沙磁教育、国之所倚”三个单元,以大量图片、实物、史料反映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华民族国民教育及“陪都沙磁文化区”的教育现状。
王琦美术博物馆建筑面积1989平方米,展厅面积约为1285平方米,2015年11月建成开放。博物馆主要陈列王琦作品,同时收藏有重庆及全国各地著名艺术家书画作品,致力于打造集展览、陈列、学术交流、培训等功能为一体,适应性广泛的艺术活动专业平台,是渝中区重要的美术活动场馆。
重庆湖广会馆始建于康熙年间,经乾隆到光绪年间的不断改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建筑系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建,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会馆占地面积为18418平方米,系禹王宫、齐安公所、广东公所等清代古建筑群及仿古建筑的统称。是目前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群。湖广会馆是重庆母城文化展示平台、重庆城市文化的传承载体、重庆传统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体验教育基地。
1942年3月史迪威将军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部参谋长之后,该址成为史迪威将军的官邸。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旧居建筑得以完整地保存至今,乃第二次大战时期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地区指挥中枢及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有力见证。
重庆历史名人馆地处重庆市中心,占地3757平方米。展馆分为《名人星空》等五大部分组成,陈列了本、客籍历史名人200名,通过雕塑、油画、版画、多媒体影视等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各位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重庆3000多年来的风云际会、历史变迁。内设《抗战风云陪都记忆》资料播放厅和重庆文化艺术展示中心,是展示重庆历史及重庆历史名人的综合性场馆。
万涛故居位于黔江区冯家镇桂花村北100米处,国道319线旁边,建于清同治十一(1872)年,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建筑面积970平方米,坐北向南,呈四合院布局,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逗式梁架。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委、洪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万涛烈士生活了14年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