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登封市区中岳大街西段,历史文化类型,隶属登封市民政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藏品总数380余件,主要展示登封市革命斗争史资料,皮徐二位将军遗物、资料。
创建于2003年,位于嵩阳景区内,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分为前庭院、展厅和后庭院。展厅内陈列着:登封地区五个地质时期的标本、岩石三兄弟、三次前寒武纪区域性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岩石标本等。
郑州自然博物馆,郑州师范学院承建、地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建筑面积4000㎡,展厅面积3600㎡,库房面积300㎡,展厅的基本陈列展览为南国夏峰、水生世界、绿色畅想、农业文明、大河金秋、冰雪风情、昆虫世界、嵩山之春、造化神秀、魅力黄河、神奇海洋、狂野非洲等标本展览。
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河南戏曲声音博物馆,中国第一家戏曲声音博物馆,位于郑州高铁东站附近的文化产业大厦,占地600多平米,是一处集参观、研讨、小型戏曲演出、对外交流场所。冯骥才亲笔题写馆名。馆藏范围宽泛,整理收集珍贵地方戏曲文物、资料、图片、音像、唱腔、剧本、乐器、曲谱、服装道具、脸谱等,力求展示出河南戏曲的全貌。
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的水利行业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黄河为主题陈列内容的自然科技类博物馆,成立于1955年,隶属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博物馆占地7000平方米,现有建筑约2900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200平方米。基本陈列以“华夏国脉--黄河巨龙的缩影”为主题,以自然黄河为基础、文化黄河为内涵、人河协调关系为主线,全面展示黄河自然史、文明史、历代治河史、新时期治河新理念和实践等内容。
河南自然博物馆坐落在郑东新区金水东路18号。建筑面积5870㎡,布展面积4100㎡。建筑新颖别致,独具风格。馆内设有地球厅、恐龙厅、生命演化厅、古象厅、矿产资源厅、生态厅、矿物厅、4D动感影院(多功能厅)和地震海啸感受剧场,馆外有矿石林、科普广场、恐龙雕塑等。馆内收藏了省内外地质矿产、古生物、矿物标本3万多件。
位于巩义市杜甫路82号,2001年10月1日开馆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66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00平方米,主展馆面积5700平方米,整体风格为园林式仿古建筑,是以文物收藏、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科学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 现存藏品16027件/套(147948件),其中一级文物19件/套(280件),二级文物262件/套(333件),三级文物3502件/套(4960件),展出的精品文物1093件,馆藏特色为唐三彩和白瓷,是国家二级博物馆。
以登封城隍庙为依托而建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5648平方米。该庙始建于明代初年,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保存有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仪门、卷棚、大殿、后院东西廊房等明、清建筑80间。登封城隍庙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具有典型的地方建筑风格。第三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荥阳历史发展为脉络,是荥阳地区的文物标本收藏、陈列、展出、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机构,是展示荥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重要窗口。共收藏各类文物12000余件,其中三级品以上3000余件。类别有铜器、陶瓷器、造像、碑刻、货币、画像砖、骨蚌器、金银玉器、铁器、近现代文物等。
新密市博物馆,建于1994年5月,占地1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县级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共计3747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30件、三级文物1789件、一般文物1920件。藏品主要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器、砖瓦、石器等。
河南省县 (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现存馆藏文物6万余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4400余件,主要陈列有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礼器等。博物馆的主楼坐北向南,为两层歇山式仿古建筑,长43.2米,宽16米,高16米。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上层两坡,下部四坡,全部用琉璃瓦勾彻,金碧辉煌,雄伟壮观。主楼两侧,各建卷棚式厢房11间。
目前国内唯一一座冶铁遗址类博物馆。集收藏、保护、科研、教育、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物单位,负责管理大运河通济渠郑州段1处世界文化遗产;汉代冶铁遗址、荥阳故城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信墓及碑刻、荥泽县城隍庙2处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荥泽影剧院等古荥地区其他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科学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