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皖南山区旌德县白地镇境内,紧临205国道,距黄山风景区仅30公里。2005年,江村风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同时还是国家红色旅游经典线路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群、国家红色旅游经典线路、皖南第一风水宝地。江村风景区的生态旅游堪称中国安徽“两山一湖”旅游圈中一大亮点。2020年8月26日,江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安子岭由古村落和古山寨两部分组成。山下是安子岭古村落,山上则是安子岭古山寨。古村落和古山寨自然地融为一体,唇齿相连。这里山岗绵延,多山地和梯田。古村落由庙宇、民宅、街楼、古池塘组成,主要建筑年代为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村庄逐渐扩大,现已被围在村西南一带,总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左右;山寨在村西凤凰山山巅,是明朝时期驻兵躲避匪患所建。安子岭村属武安市冶陶镇管辖,是武安市西南的低山丘陵地区。
喜村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原名邢村,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东南8公里处,地形特征呈现由平原向丘陵过渡特点,是闻名的“晋商历史文化名村”。2016年12月,喜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6年12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茨沟营村,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下辖村,地处山西繁峙县与河北阜平县交界处,是太行山深处一个人文风光俱佳的小村庄。村庄四面环山,小河穿流而过。城门楼额嵌石匾“应关城”和北壁明代天启三年嵌碑“新建楼阁碑记”都说明,茨沟营始建于明代万历初年。明清两代,茨沟营一直是内长城一线上的关隘要塞和军事重镇,村中至今遗存多处明代建筑。
鱼林沟村位于邢台县路罗镇西北,据沟口石碑记载,清朝初年李、赵、郭姓分别从菜树沟、桃树坪、浆水搬迁而来,在此立村。后来,有杨、朱、褚姓相继迁来定居。据村民讲,最初不同姓氏的长辈就村名问题进行磋商,为了体现不同姓氏村民的平等,决定不以姓氏来命名村名。村附近的沟谷中有一块酷似鱼形的巨石,月夜波光粼粼,酷似鱼鳞,大家认为这是神灵的昭示,是上天恩赐,象征着生活的富足和充裕。因此就把村名定为鱼鳞沟。鱼鳞沟村的村名一直沿用,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被简化书写为鱼林沟。
宋古城村位于井陉县西部晋冀交接处,具有上千年历史,现存建筑始建年代可追溯到隋朝。整体布局基本完好,古城在绵河北岸,背依凤凰岭,前有绵河西来北去,绕城大半圈,隔河有河东坡与雪花山呈掎角之势相拱卫,堪称形胜之地,自古为冀晋通道上一军事重镇。
西洋村位于双洋镇内,下辖两个自然村(西洋和赤洋埔),包括四个村民小组,现有192户,共698人。现有土地面积1.88万亩,耕地面积0.07万亩,林地面积1.26万亩。年平均气温在18-20°之间,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1600 mm之间。
西湾村,山西临县碛口镇下辖村,距离碛口镇一公里左右,临河而建,村中古宅院在河边的山坡上高低错落,层次分明,古宅精致华美,造工考究。西湾村以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闻名于世,这处完整的居民建筑群,是依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明末到民国300年历史逐步修建而成的
2012年12月17日,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大隗村隶属于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大隗镇。大隗村历史遗迹和遗产丰富,尤以城寨、庙宇和院落为主。据不完全统计,全村传统建筑物占村建筑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明清时期刘家大院、孟家大院等10余处四合院,有卓君庙、文昌阁、祖师庙等14处庙宇,以及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密国城遗址。2023年3月,大隗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老牛湾村位于偏关县万家寨镇,北距县城49公里,是黄河入晋第一村,北隔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是鸡鸣三市之地,境内山奇水秀、人文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