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博物馆名录
博物馆地图
村落名录
村落地图
国保单位
追迹探展
追迹攻略
文博资讯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
Previous
Next
追迹攻略
甘肃陇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一览
陇南距今7000多年前即有人类活动,陇南是秦人的发祥地,又是中国古代西部民族氐人和羌人活动的核心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陇南既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争夺的战场,又是中原中央政权与西北少数民族接触交往的前哨阵地,攻伐消长与民族交往,构成陇南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
2021-02-04
519
甘肃金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一览
金昌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4000多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已有人类在此生息。商周时期,为西戎牧地,春秋战国至秦,月氏族驻牧于此;汉初,属匈奴休屠王辖地。从西汉武帝起,先后置鸾鸟、番和、骊酐、显美、焉支等郡县,历经兴衰更替,几千余年。元设永昌路,明置永昌卫,清改为永昌县至今。
2021-02-04
636
甘肃酒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一览
据考古资料和文化遗存、文字记载,古代酒泉,林木茂密,草地广布,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定居,畜牧业已很发达,并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生产。优越的地理环境,富饶的自然资源,为这块肥美的土地较早地被人们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而有利的条件。
2021-02-04
616
甘肃白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一览
白银开发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现已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族和羌人、匈奴、鲜卑、党项、吐蕃、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2021-02-04
502
甘肃甘南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一览
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随着历史的进程,甘南的羌部逐渐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民族间的交流便逐渐频繁起来。秦时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
2021-02-04
592
甘肃武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一览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1986年被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21-02-04
543
甘肃张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一览
张掖古称甘州,西汉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的河西走廊中部,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素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
2021-02-04
726
甘肃庆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一览
庆阳市是“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的故乡,中国“第一块旧石器”的出土地,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医鼻祖岐伯的出生地,甘肃的革命老区,长庆油田的发源地。
2021-02-04
921
甘肃平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一览
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现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2257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个,馆藏文物3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99件。
2021-02-04
420
甘肃定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一览
定西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自战国秦置陇西郡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定西是中华民族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举世闻名的马家窑文化命名地,天下李氏寻根祭祖地,齐家、寺洼、辛店等史前文化交汇地和全国重要的书画作品集散地,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西起定西市临洮县。
2021-02-04
383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忆起追迹
追寻先人遗迹,传播历史文化
博物馆
6302家
传统村落
8156个
文保单位
5392处
推荐攻略
山西临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一览
河南开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一览
山西晋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3处)一览
山西晋中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1处)一览
河南安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处)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