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分类共6种:1.古遗址;2.古墓葬;3.古建筑;4.石窟寺及石刻;5.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其他。
蓬莱水城及蓬莱阁,明代海防水城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均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城北丹崖山,北面临海。蓬莱水城在山之丹崖山麓,蓬莱阁在丹崖山上。1982年,蓬莱水城及蓬莱阁被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拥有房产五千五百多间,土地六万亩,册岚十二万亩,现保存厅堂楼厢四百八十多间,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封建地主庄园。1988年,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古朴壮观,内涵深沉,六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建为南群房、堂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及东西群厢多进四合院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
戚氏牌坊共有两座,位于戚继光祠南侧约100米,牌坊里街东西两端,东为母子节孝坊,西为父子总督坊。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朝廷为旌旗表戚氏家族而建。两坊间距143米,均系四柱三间五楼云檐多脊花岗岩石雕坊,高9.5米,宽8.3米,进深2.7米。正间上下三坊,镂雕“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鱼龙变化”、“麒麟与凤凰”等图案,侧间各有两坊,亦分别雕饰花木鸟兽等图案。1996年,被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庄遗址,是长岛形成时期最早,埋藏最丰富的古遗址,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因其与西安半坡遗址属同一时期,被专家们称为“东半坡”。作为胶东地区最典型的史前聚落遗址,1996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原址上建起了北庄遗址博物馆,成为中外学者进行文化学术交流和游客了解胶东古老文化的重要场所。
又称丁氏庄园,是清乾隆年间“丁百万”家族遗留下来的宅居,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体现了胶东地区的民俗风情,展示了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及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天后行宫,始建于1884年,落成于1906年,是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修建的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封闭式古典寺院建筑,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烟台福建会馆由山门、大福殿、后殿、戏楼和两厢五部分组成,南北长92米,东西宽39米,占地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59平方米。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现馆内藏有丰富的文物史料。1996年,福建会馆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石村遗址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海拔70米左右,于1962年发现,但因建房修路,现仅存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40米。白石村遗址属于贝丘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年代略晚于北辛文化,距今6000—5700年,但其文化特征与北辛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白石村遗址的发现,对于确立山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归城遗址坐落在莱山北侧的山前丘陵地带,外城城墙在东、西两侧均直通到莱山脚下。遗址所在地区属黄水河流域。在农业生产与建筑破土过程中发现过很多古代遗迹和遗物,从这些遗迹和遗物的分析上看,这里应是一处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古国都城。1965年以来归城城址出土大量文物,青铜器达400余件。2006年归城城址作为周代的古遗址,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初春,该村农民在此掘毁一墓(编号M1)。墓中有重椁单棺,木器、陶器悉被丢弃毁坏,仅铜器被文物部分追缴收回,玉器出土数量较少,据称均为管、珠一类的小饰件,至今尚有部分散存于村民手中。此次出土的铜器有盘、盆、簋、壶、、削、戈、矛、镞、编钟等,收集到的一个铜鼎盖和兽面纹的壶耳,纹饰都很精美,可惜这些鼎、壶等十分重要的铜器却至今不知下落。出土的编钟共有7件,两件大的为钮钟,其余小的为甬钟。钮钟器形较大,通高43.5厘米,重11.6公斤,气象庄重,纹饰精美。
烟台山现存的7国领事馆建筑,便是这座城市的记忆所在,承载着烟台独特的近代史。烟台山的领事馆群,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缩影。每当我们看到这些风格迥异的洋建筑,会想起那段苦难的历史,激发我们民族复兴的志气。清末在墩台处建航海灯塔,一直沿用至今。鸦片战争后,英、美、法、德、日等16个国家在此建领事馆建筑群,其建筑风格各不相同。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属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从器物形制变化可知该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对研究打制石器和制陶工艺以及古代人类的生活水平、习性,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是胶东地区不可多得的遗址。南王绪遗址东、北、西面均为断崖,原始文化堆积层厚0.3—3.2米。北侧断崖发现原始居住面,炕坑、柱洞、墓葬、石棺、灰坑及人骨清晰可见。1996年7月,南王绪遗址被公布为烟台市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照格庄遗址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220米。1972年发现。1979年10月,共挖探方12个。地层堆积有四层:一层为耕土层;二层至四层为文化层,均属岳石文化。出土遗物有陶器、骨器、石器、青铜器等。清理灰坑40余个,有圆形、圆角方形和椭圆形。圆角方形的灰坑均为二连或三连坑,坑与坑之间有小土梁相隔,每个坑的面积大小不等,一般为3~4平方米,可能是房屋遗迹。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夏代半岛地区夷人文化提供了一批新资料。2013年5月,被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戚继光祠堂位于蓬莱阁府前街东侧,明崇祯八年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功祠”。祠堂于清康熙四十六年重修,1985年征为国有,并全面修复。戚继光祠为三进院落家庙式建筑。门房、正祠各三间,均为单檐砖石木结构,占地595.1平方米。门房座东面西,门外两侧各有石狮一尊。门扇上阴刻楹联“千秋隆典,百战著勋名”,横额“海上威风”。
西炮台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为加强海防,在此修筑圩围、望楼,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又增修炮台。西炮台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既具古代城堡特点,又具近代先进军事设施的封闭式古炮台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1979年这里被辟为“西炮台山公园”,1992年定名为“西炮台山国防公园”。
猴矶岛灯塔,灯塔高约14米,主要为航行于长山水道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该灯塔始建于1882年;战争期间灯塔灯笼被毁;1953年重新修建;1974年灯塔大修。其重要作用是为航行于长山水道和猴矶水道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2006年12月7日,被公布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中国史上首个葡萄酒地下酒窖,始建于1894年,历时11年,经三次改建而成。占地面积1976平方米,窖深7米,低于海平面仅1米有余,有8个纵横交错的拱洞,四季保持约摄氏11度的恒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海滩边的酒窖”,其巧夺天工的建筑成就声振亚洲。2013年5月,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家庄遗址地层堆积保存较好,是胶东地区典型的贝丘聚落之一,是确立胶东史前文化谱系的重要环节,其文化属性被有的学者称为“邱家庄类型”或“邱家庄时期”,为胶东新石器文化四大时期之一。是研究胶东早期人类适应和利用自然难得的科学地点,为研究胶东贝丘聚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生业形态、人地关系及其演变态势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有着重要的环境考古价值。2019年10月,邱家庄遗址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据《竹书纪年》载:"周成王十四年,秦师围曲城克之。"《山东通志》:"曲城故城,在招远县西五十里,汉置。"为曲城县。《晋书·地理志》"曲城属青州东莱国",北齐文宣帝时,废曲城县并入掖县。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又从掖县分出复置曲城县。至武德六年(623)再度并入掖县,至此,曲城县完全废弃。该遗址对研究胶东县制沿革有重要价值。
武霖基督教圣会堂位于蓬莱市区画河西沿,又称画河基督教堂,登州圣会堂。为欧式建筑,由礼拜堂和钟楼联体构成。东部礼拜堂为单层结构,四开间,东西长20.58米,南北宽9米,建筑面积185.22平方米。神坛坐东朝西,正中设洗礼池,两侧为更衣房,堂内可容纳300多人。西部钟楼为三层,一层为玄关(过厅),大门面西,内有两耳门向东通礼拜堂,两耳门之间的墙面上嵌有一块“高师母纪念碑”。
牟平恤养院旧址位于牟平城东楼路39号,是牟平红卍字会附设的永久性慈善机构,1930年春动议兴建,1933年春动工,冬初落成并举行落成典礼。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单体仿欧式风格,总体又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左右对称的布局,其欧式带天井的庭园式结构,极具特点。全院座北朝南,呈“目”字形格局,分前、中、后三进院,有楼房、平房共计295间,占地面积7522平方米,建筑面积8181平方米。2019年,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疃地雷战遗址位于海阳市赵疃乡赵疃村。南濒黄海,东西北群山环绕,盆子山北麓是蜿蜒崎岖的山谷沟地,赵疃、文山后等村坐落在谷内。现存地雷战遗迹有山枣埠、月牙桥、村南丁字街、村北十字街等处,原貌尚存,墙壁上留有当年地雷炸痕。村中建有“赵疃地雷战陈列馆”。2019年10月被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峰山摩崖石刻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南。现存北魏刻石16处,北齐刻石一处。山腰以上有《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等碑刻。山顶有《云峰之山题字》《九仙之名题字》《赤松子》等题字。东西两侧峰亦有题字、碑记。山口南端巨石上有《当门石坐》及《右阙题字》。其中最珍贵的碑刻当属《郑文公碑》,此碑系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品,书法风格堪称隶楷之极,钟致帅《雪轩书品》称:“云峰魏碑,承汉隶之余韵,启唐楷之先声。不失为一代名作,无愧于千古佳品。”
免责声明 | 忆起追迹致力于传播历史文化,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