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往往蕴含着祈福消灾、平安吉祥的含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之一,目前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能称得上年画重镇的,非天津杨柳青和苏州桃花坞莫属。两地也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年画的代表性城市,一个精工细腻、清新淡雅,一个色彩饱满、明快活泼。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刀剪剑、扇、伞博物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推出“当时只道是寻常”系列展三---桃花坞与杨柳青年画展,展出王树村先生和民艺博物馆收藏的苏州、天津两地年画132幅,再现中国传统年画的经典。
展览分为“出生成长” “开路先锋” “投身实业” “教育兴国” “倾心慈善” “敦睦家风”六个部分,通过110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张謇开展“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实践、办厂兴学的艰辛历程。此外,本次展览还通过AR线上展厅、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实现线下线上的观展联动。
浮世绘是主要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中后期(17~19世纪)描绘世俗生活百态的绘画,题材包括美人、风俗、风景、花鸟等,有手绘与木刻版画两种类型,以后者为主。浮世绘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最著名、最典型的日本美术样式,并对西方现代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字的起源是古代文明的开端,在纸本出现以前,中国汉字大多书写于竹帛,或是雕镂于金石。在先人的意识中,只有吉金贞石不会腐坏,它所承载的文字信息也因此不朽。本次展览精选百余件金石拓本、金石图书与金石学者的信札手稿,配合以古代铜镜、简牍、砖瓦、碑刻、墓志的实物,讲述拓本作为一种承载古代文明的独特形式,何以深植于中国人的文化与心灵世界,金石因此成为真正的不朽之物。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都是距今5000多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都在赤峰,并以西辽河以及辽宁的大小凌河流域为中心,遍布辽西,影响周边。良渚文化分布在环太湖流域,因余杭良渚遗址而得名。两种文化各有渊源,兼有共性,虽各以粟作、稻作文化为基础,但均以农业为本,以玉比德,崇天祭祖,绽放文明,孕育国家,初见多元一体和谐发展的大局面,共同奏响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主旋律。
说到年画,大家脑海中是不是就浮现出了一个画面: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抱着一条鲤鱼,身边还有朵朵莲花?除此之外,其实我们的年画内容分很多种,工艺也分很多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风格,2021年开年,临安博物馆为大家准备了“中国木版年画精品展”,欢迎大家来参观哦!
展览时间:2020年12月30日——2021年6月30日;展览地点:南京博物院艺术馆21号展厅。本次展览遴选六十余件(套)精品,集中展示院藏明代苏州画家及受吴门画派影响的周边地区画家作品,以展示吴门画派的艺术成就与江南文人的风骨。
“家在黄山白岳之间——渐江书画艺术展”,设“画宗倪黄”“黄海松石”“梅花古衲”“长林逍遥”“交游唱和”五个单元,汇十家博物馆馆藏渐江书画珎品及渐江师友、学生等部分佳作,共100件(套),其中渐江作品85件(套),不乏《仿倪山水图轴》《黄海松石图轴》《黄山图册》《晓江风便图卷》等渐江代表作品。
由广东省流动博物馆、广东瑶族博物馆主办,雷州市博物馆承办,《瑶岭长歌——瑶族文化展》是广东瑶族博物馆馆藏文物系列巡回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宣传推广优秀的瑶族历史文化,促进博物馆馆际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通过互展交流平台,提升瑶族文化的知名度,打造亮丽的连南瑶族文化名片。
1月10日,“赤子丹心——于右任书法艺术特展”在麦积区博物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委、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政府、中共三原县委、三原县人民政府主办,天水市麦积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三原县文化和旅游局、三原县博物馆、三原县于右任纪念馆、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承办,共展出于右任先生优秀书法作品90幅,展期60天。
本次展览分为“丝路雏形“、“丝路华章”和“丝路梵音”三个部分,遴选了182件(套)自先秦至宋元时期新疆各地区出土的精美文物,配合以石窟壁画还原及视频、投影等多媒体展示手段,全方位地展现新疆缤纷灿烂的历史文化与千百年来各民族共生共融的生活画卷。
在主展馆试运行期间,观众一直没能看到的镇院之宝云纹铜禁,将在“丹淅吉金——中原楚国青铜艺术”展中再现芳容。春秋时期,丹淅流域是楚文化滥觞之地,楚人在此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这次展出的淅川东周楚墓青铜器,以其富丽纹饰和精湛工艺,展现了楚文化独领风骚、彪炳千秋的魅力。